自吸泵出水量小没劲
1.使用中的自吸泵出水量小有可能是自吸泵叶轮、进出口管道遭遇堵塞现象而导致,拆开水泵对堵塞的位置进行清理。
2.自吸泵进口管道有轻微的漏气也会导致自吸泵出水量变小,对漏气的位置进行修复。
3.可能是因为自吸泵使用久了之后产生了磨损,启动后达到的真空度降低,直接换个自吸泵或者换组件。
修理上常见故障部位之一就会造成吸力不足:
1是螺杆磨损;
2是电机电容容量下降,使转速降低;
3是线圈绕组老化,转速下降(低于2800转/分,吸力不足,电机也发热快等)。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
1、检查正常电压。
2、如果是源线损坏请立即切断电源。
3、请记得定期清洗转子和水叶。
4、使用前必须先检查水泵所标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是否一致。
5、要保护好泵体,如果有破裂,请立即停止使用。
6、需要经常清洗过滤花篮、过滤棉、以保证正常进水及良好的过滤效果。
7、水泵浸入水中的最大浸入深度为0.4米。
水泵没劲一般是操作不当或是配置不合理,可能是以下几个问题:
1:电压不正常。
2:电源线损坏。
3:转子和水叶杂质太多,要定期清洗转子和水叶。
4:水泵所标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不一致。
5:没有保护好泵体,泵体破裂。
6:没有经常清洗过滤花篮、过滤棉、导致进水不正常,过滤效果差。
7:水泵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合适,最大浸入深度为0.4米。
水泵没劲的解决方案:
1、选用合适的水泵
2、清洗底阀或泵腔,清除杂物
3、更换新叶轮,泵体(送维修点维修)
4、检查电机末端电压及加长导线截面
5、建议更换合适的泵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如果水泵有任何小的故障切记不能让其工作。如果水泵轴的填料完磨损后要及时添加,如果继续使用水泵会漏气。
这样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电机耗能增加进而会损坏叶轮。
2、如果水泵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强烈的震动这时一定要停下来检查下是什么原因,否则同样会对水泵造成损坏。
3、当水泵底阀漏水时,有些人会用干土填入到水泵进口管里,用水冲到底阀处,这样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因为当把干土放入到进水管里当水泵开始工作时这些干土就会进入泵内,这时就会损坏水泵叶轮和轴承,这样做缩短了水泵使用寿命。当底阀漏水时一定要拿去维修,如果很严重那就需要更换新的。
4、水泵使用后一定要注意保养,比如说当水泵用完后要把水泵里的水放干净,最好是能把水管卸下来然后用清水冲洗。
5、水泵上的胶带也要卸下来,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后在光照处晾干,不要把胶带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水泵的胶带一定不能沾上油污,更不要在胶带上涂一些带粘性的东西。
6、要仔细检查叶轮上是否有裂痕,叶轮固定在轴承上是否有松动,如果有出现裂缝和松动的现象要及时维修,如果水泵叶轮上面有泥土的也要清理干净。
1,电压不正常。
2,电源线损坏。
3,转子和水叶杂质太多,影响泵水。
4,水泵所标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不一致。
5,泵体没有保护好,有破裂问题。
6,过滤花篮、过滤棉堵塞,导致进水不正常。
7,水泵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合适(最大浸入深度为0.4米。)
解决方案:
1,选用合适的水泵。
2,清洗底阀或泵腔,清除杂物。
3,更换新叶轮,泵体(送维修点维修)。
4,检查电机末端电压及加长导线截面。
5,保证合适的浸水深度。
自吸泵的常见故障是轻者出水量减小,重者吸不上水,如果继续通电则泵体发热较快。故障原因有三点:一是泵体密封不严实,造成水泵里面空气排不净,达不到真空度要求二是组装欠合理,机泵不同心,个别部件没有安装到位三是叶轮和泵壳安装的间隙不合理。
二、快修方法
1.检查电机的轴与泵壳的孔是否保持同心这一点很关键。检查是着重检查电机端盖是否恢复原位,转子轴承与端盖整体转动应灵活,掌握的技巧是边组装机泵,边转动着进行调整,因为机泵是共用一根转子轴。
2.正确安装叶轮上下功夫,着重使叶轮与泵壳之间的位置准确无误差,如果有误差,叶轮就会偏离正确位置,造成吸不上水来。
3.检查吸力的大小。先在泵壳里灌满水用手堵住泵的吸水口,看出水口里的水位是否有下降现象。若水位下降,则说明密封性不好,还顺重调密封处,直到泵壳内的水位下降为止。接着检查泵的吸力大小,依然在泵壳里灌满水,用一只手掌堵住泵的吸水口,接通电源使泵转起来,先看泵里的水往外喷射得高不高,然后看手掌被水泵吸力口吸得牢不牢,这是检查自吸泵能否正常吸水的关键一步。
4.叶轮的校正。若叶轮在安装上有误差,电机运转起来后水泵也不会出水。叶轮安装正确,一般在l分钟左右水泵就能出水,而且出水的劲头大。
校正时先把水封底盘涂好密封后放进去。注意正反方向不要搞错。正确的方向是把硬塑盘架端朝里方向安装,接着再把叶轮安好,可用小锤将叶轮轻轻地敲击到位,此时叶轮恰好会靠到泵壳的端面上。然后,用手扭动电机机轴端头,看叶轮运转是否灵活。
若电机轴不动,这是叶轮碰泵的壳壁造成的。可借助水泵外端盖的两板的小螺钉,旋进叶螺钉的目的是让叶轮往外退出一些,叶轮向外退出的多少是关键一步。要注意边旋进边退出两枚小螺钉,边转动电机轴,使顺轮转动起来比较灵活.且不碰泵壳为止,最后把泵壳外盖胶垫涂好密封胶,并擦净泵盖与泵体接合面上的污物,拧紧泵外盖。
三、修后查验
1.查渗水漏气。在泵壳里灌满水,用手掌堵住泵的吸人口,通过观察水位是否下降.判定是否漏气和漏水,水位下降,则封闭严。
2.查吸力大小。保持泵壳吐出口里灌满水,并用手掌堵住泵的吸人口,此时接通电源,水泵就会把手紧紧地吸在泵口上,想离都离不开,如果感到泵的吸力小,则须要扳开泵壳,重新调整叶轮的位置。
3.查泵体的温升。家用自吸泵连续运转超过10分钟,手摸机泵体没有热感,如温
2.泵的转动部分有故障如泵的叶轮坏轴承坏风扇坏
3.检查一下是不是有残渣卡住叶轮
自吸泵不转首先就是检查电源是不是正常的。
接上其次就是用您的万用表测量一下电路是否通畅。一般都是由于电路的短路才会造成转不动。
自吸泵的结构类型很多,其中熔盐泵、真空泵、液下泵、计量泵、齿轮泵、耐腐蚀泵、耐酸泵、消防泵向旋转方向流动。然后与右回水孔流来的水汇合,顺着蜗壳流动。
由于液体在蜗壳内不断冲击叶栅,不断被叶轮击碎,就同空气强烈搅拌混合,生成气水混合物,并不断地流动致使气水不能分离。混合物在蜗壳出口被隔舌剥离,沿短管进入分离室。
在分离室内空气被分离出来,由出口管排掉,而水仍经左右回水孔流向叶轮外缘,并与吸入管空气相混合。如此反复循环,逐渐将吸入管路中的空气排尽,使水进入泵内,完成自吸过程。排污泵自吸泵油泵隔膜泵螺杆泵齿轮油泵泵相同,其区别只是回水不流向叶轮外缘,而流向叶轮入口。
内混式自吸泵在启动时,须打开叶轮前下方的回流阀,使泵内液体流回到叶轮入口。水在叶轮高速转动的作用下与吸入管来的空气相混合,形成气水混合物排至分离室。
在这里空气排出而水又从回流阀返回到叶轮入口。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空气排尽,吸上水来内混式的自吸泵,工作原理与外混式自先检查各处螺栓有无松动,电源线及插头是否完好,电机绝缘电阻应大于2兆欧。
为防触电事故,必须安装漏电断电路器或触电保安器等相应保安措施,并要进行可靠接地泵工作电压使用范围须在额定电压的+5%,-12%这间,否则会使电机使用寿命减短或烧坏。电泵如使用地距电源较远,电源输送线应适当加粗,否则会使用电压下降而无法运行。
合上电源开关,使泵空转2分钟左右,查看启动,运转是否正常,转向是否正确。
固定好泵体,用钢管或橡皮管(不得过软,以免吸扁),连接进水口和底阀,底阀放置必须垂直于水平面,离水底30Cm以上,以免吸上泥沙。
清水离心泵使用和自动吸清水泵首次使用前,要把贮水箱灌满水,通电几十秒后不能自动出水,以后使用就不需灌水。
自汲清水泵和自动自吸清水泵管首次使用前,要把贮水箱内灌满水,通电几十秒后不能自动出水,以后使用就不需灌水。
使用时,电机应保持干燥,注意水位下降状况,底阀不能露出水面外。当气温低于4○C时。应做好防冻工作,以免冻裂泵体。
若一段时间不用,应排净泵内积水(自吸泵和自动泵倒掉贮水箱内蓄水),将主要部件擦洗干净,涂上防锈油,置于通风干燥处备用。
1、进水法兰以后应该选用标准的法兰片、每次安装管道都要对角拧紧螺栓、要保证每颗螺栓都要拧不动为止。
2、所采购的自吸泵属于普通型自吸泵、自吸能力一般实际自吸高度只能在4-5米、自吸时间比较长,所以对安装要求特别严格。我们建议以后选用我公司的高吸程自吸泵产品这类产品自吸高度能达到6-8米,或者如果抽的距离较远可以选用带真空辅助的自吸泵产品。
自吸高度能达到9米水平距离最远能达到300米,并且自吸时间非常快,长远考虑要想降低售后成本、并让用户对所提供的产品得到高度好评及认可,我方建议选用高吸程自吸泵。
1、机械故障,电压不够导致不转
2、叶片卡主导致不转
3、轴承磨损导致不转
4、电容失效导致不转
5、水泵负荷大导致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