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箱里自吸泵扬程大了好吗
回答:不好!因为对于任何水泵来说,在最适合其特定性能的环境中运作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而水族箱里自吸泵的设定扬程比实际高度高出多少,这一点尤其关键,如果说超出一定范围的话,不仅会对水泵的使用寿命产生危害,并且有可能会因为超电流而烧电机。如一定要使用的话,启动后应用手触摸水泵,以检测水泵的震动情况和温度来判定水泵是否正常运转。
分析如下:
1、首先依鱼缸尺寸长*宽*高(单位:分米),例如:100厘米长*40厘米宽*60厘米高,算式:10*4*6=240(升),得出来的积就是鱼缸的水容量(单位:升);
2、水泵适配流量为水容量的3倍或5倍,一般5倍较合适,算式:240*3=720或240*5=1200(单位:L/H,升/小时)每小时过滤的水量,依照每小时过滤的水容量去购买相应功率的潜水泵即可;
以下资料供参考:1800L/H,大概适配11W的变频潜水泵。或是30W的一般水泵。
扩展资料
鱼缸常见过滤方式:
1、顶部过滤
利用抽水泵把鱼缸的水体通过管材抽至上部过滤棉、生化滤材里,经过物理、生化过滤后再返回鱼缸里。这种方式的上滤池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美观。
2、底部过滤
把底砂和陶瓷环平铺至过滤板的上面,均匀分布,让水体通过底砂和陶瓷环的缝隙,经过一定的时间,硝化细菌会在此处生存、繁衍,这种底部过滤的净化效果非常的明显,只是有堵塞过滤管材的可能,建议反方向过滤使用。
3、内部过滤
这种过滤方式主要指的是沉水过滤系统的类型,滤材完全沉在水里,发出的噪声就会相对较小。这种全浸泡方式也比较有利于消化细菌的生长,但其物理过滤的效果较差,比较适合在小缸中使用,由于其直接占用鱼缸空间,故这个地方还有待新过滤技术的出现或改进。
1
/5
首先先把购买回来的抽水泵按照说明书给安装好,在安装过滤器和雨淋设备。
2
/5
然后安装吸盘,把整个设备移动到鱼缸边缘位置。调整好水泵的高度,然后插上电源,通电,这时雨淋就会喷出水来。
3
/5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安装正确,就把电源线拔掉,接下来安装的是白色透明导管。
4
/5
导气管把上下两头都接上,安装好,就插电源测试效果。如果喷水出来就证明安装好了。
5
/5
有条件的话最好买可以自行调节功率的水泵,这样既清洗方便,也可以保证小鲤鱼的安全。否则鱼有可能受不了冲击,经常生病。
1---鱼缸氧气泵用多大,取决于鱼缸容积的大小
50厘米长以下的鱼缸适用3w的氧气泵
50-100厘米长的鱼缸适用5w的氧气泵
100-200厘米长的鱼缸适用8w的氧气泵
2---鱼缸水泵用多大,也是取决于鱼缸容积的大小
水泵一般适配流量为鱼缸容水量的5倍
如鱼缸容水量是200升水,适配1000L/H的水泵,大约是20-25w的水泵。
鱼缸使用的泵有好几种,不同的泵作用不同。总体上可分为缸内泵和缸外泵两大类。
一是给水循环提供动力的抽水泵。这种泵的作用是把水从鱼缸里抽到过滤槽中,这种泵一般安装在缸的底部。如下图这种:
二是集水循环动力、充氧、过滤一体的三合一泵。这种泵一般安装在缸的侧面,有一定的过滤功能,但效果不是很好。如下图:
三是造浪泵。主要作用是在水中产生涡流,让水活起来,使一些污物不至于长期停留在一个地方。通过水流打破水表面的油膜,也有一定的增氧作用。这个一般安装在缸的侧壁。
1、使水流动,以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溶解氧而增加水中含氧量。
2、将抽上来的水过滤后放回鱼缸,保持水质清洁,透明。鱼缸就不用经常换水了。
在使用水泵时要注意以下4点.
1.使用水水泵前必须检查水泵标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电压是否一政。
2.安装或拆除及清洗水泵时,先拔掉电源插头,切断电源以确保您的安全。
3.水泵有摔倒过或严重碰撞过,要检查水泵整体是否有破如果有破裂请立即停止使用。
4.用电源线一定要检查好以免造成漏电影响使用安全。
三是造浪泵。主要作用是在水中产生涡流,让水活起来,使一些污物不至于长期停留在一个地方。通过水流打破水表面的油膜,也有一定的增氧作用。这个一般安装在缸的侧壁。
一是充氧泵。这个安装在缸外,通过软管与砂头连接,砂头放在缸内水中。
二是底滤系统用的水泵。这个和缸内泵的第一种差不多。只不过是安装在底滤槽内,不是放在鱼缸内。
三是换水用的电泵。是用来抽取缸底污物,换水用的。
1是利用一个水泵(往往是放在鱼缸底部的沉底泵)将缸底的水抽到水面上,然后让水在下落时与空气接触,溶解部分氧气后落入鱼缸。水落下时发生的飞溅也能起到搅拌水面的作用。
2是用气泵直接将空气泵到水底,利用多孔材料将空气气流分配成大量的细小气流,从而产生大量细小的气泡从鱼缸底部向上升腾对水进行增氧。
这2种方法各有利弊。
方案1的流水和溅水噪音较大,但是可以在出水口下方加过滤材料,实现增氧的同时进行缸内污水过滤。
方案2的增氧效果好且噪音相对低,但是没有过滤效果。
若回答得让你满意,请采纳。
1、过滤小时流量应该是总体水量2-12倍
2、不同饲养对象小时流量不同
3、不同饲养模式要用不同的过滤模式
4、实际流量计算要扣除扬程折损
理清了以上几点,就知道你的问题缺少必要条件,就是不知道你养些什么,所以只能大致给些建议:
1、你的缸总水量约200L,适合的过滤流量应该在400L/H到2400L/H之间。
2、这一流量大约相当于6W-40W潜水泵标注流量。
3、如果你养水母,小时流量2倍,用6W就行,养SPS珊瑚最好10倍以上,40W左右的泵。其它看鱼的习性喜来定。
4、如果是底过滤,计算容量如果是底滤要一并计算底缸容量。
3、实际流量公式:实际流量=(标注扬程-实际扬程)/标注扬程*标注流量。
另外水质不好并不一定只是流量问题,滤材设置、饲养密度等也很关键。
鱼缸配过滤,通常需要根据鱼缸的容积和养鱼的品种及鱼只数量来确定,不用考虑功率瓦数,但与水泵流量密切相关。
1、鱼缸的容积=长*宽*高(单位CM)/1000,你的鱼缸容水量是300KG水。
2、知道了鱼缸的容水量,就要根据你要养的鱼只品种来决定你的过滤流量,通常情况下,饲养小型鱼和适应于缓慢水流环境的鱼种或者水草造景缸需要鱼缸容水量的3倍流量即可。(以你的缸子为例:300*3=900L/kg,可配900-1000升/小时流量的过滤泵或滤桶。),饲养大型鱼或适应于急流环境的鱼种则需要鱼缸的容水量的5-10倍。(你的鱼缸300*5=1500-3000L/kg,可配1500-3000升/小时流量的过滤泵或滤桶。)
3、过滤泵(桶)的流量和滤材的多少及过水速度都有关系,而且国产滤泵(桶)还有虚标现象,条件允许,建议使用依罕或德彩等进口品牌。
4、过滤功能的好坏和稳定与否,与饲养鱼只的密度也有一定关系,通常标准为:1-1.5公斤水饲养长度为1cm的鱼只,饲养鱼只的总长度(以cm为单位)乘1公斤水,所得到的公斤数不得大于鱼缸容水量的公斤数即可。
5、此外,过滤分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化学过滤三种,其中稳定有效的生化过滤最为重要,生化过滤配置滤材(生化球、玻璃环) 量应达到鱼缸容水量的十分之一,你的鱼缸应达到25-30升的滤材容积。
综上所述,硝化细菌菌群稳定后,你的鱼缸会达到接近无水的境界。
以上回答,绝对是经验和原创,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