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泵工作原理与维修
工作原理:尿素通过尿素泵喷射到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里,通过化学反应,使排气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 尿素泵的内部构成主要由膜片泵、电磁换向阀、压力传感器、尿素滤芯、电加热系统、引线框等部件组成。外侧由喷液管、回液管、进液管三个尿素溶液管路组成。
常见故障与维修方法
1.尿素压力高
问题解决:报尿素压力高,一般是回液单向阀堵住,需要更换新的回液单向阀。
2.尿素泵不吸液
问题解决:尿素泵不吸液主要是高压对电磁换向阀的冲压导致弹簧的弹力不足引起的,只需要把换向阀拆下来,换下弹簧,再把电机下的单向阀膜片清晰下就可以了。
尿素泵原理其实与离心泵相同。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叶轮安装在泵壳2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壳中央有一液体吸入4与吸入管5连接。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
在离心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2、气缚现象
当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
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
解决方法与步骤:
1)检查尿素液位是否足量;
2)检查尿素管路是否接错、接反;
3)检查吸液管是否弯折、堵塞;
4)检查吸液管、压力管是否存在泄露的痕迹;
5)以上没有问题后,检查尿素泵接口是否有明显堵塞现象;
6)更换尿素泵后,故障消除,尿素正常建压。
结论:一般情况下,尿素管路接错、堵塞、泄露容易引起此故障,但这次的故障是因为尿素泵内部的机械故障,无法正常吸尿素,导致建压失败。
尿素泵是尿素溶液喷射计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抽取尿素箱内的尿素溶液,并保持一定的压力,然后输送到喷射单元,满足喷射计量系统对流量和压力的要求。
尿素泵主要由电机、供给泵、反抽泵、开关阀、压力容腔、节流孔等组成。泵存在两种工作状态,供给和清空。向尿素喷射系统供给液体时,电机驱动供给泵,将尿素溶液从尿素箱中输送到压力容腔中,一部分尿素溶液用于喷射,一部分通过节流孔回流到尿素箱。
如果车辆熄火,管路中会存留尿素溶液,低于零下11摄氏度尿素溶液会发生结晶,尿素泵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停车时,尿素泵会自动进行回吸,将管路中的尿素溶液排空,管路中的尿素溶液回吸到尿素箱。因尿素箱有水加热系统,冬季能对尿素进行加热,尿素溶液加热后,整个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尿素泵内低温尿素结晶的问题,滤芯上面及引线框里有两个加热器,在低温的时候为尿素泵加热,防止低温尿素结晶。
扩展资料
车用尿素是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车用尿素是指尿素浓度为32.5%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
重型卡车、客车等柴油车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在尾气处理上就要选用适合的SCR系统,而这项系统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因此,车用尿素溶液成了重型卡车及客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油机尿素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车用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