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池耐酸碱自吸泵和立式离心排污泵可以怎么区分?
1.首先,我们从外观形式上来看:立式离心排污泵是竖立着的,而调节池耐酸碱自吸泵是卧着的。
2.其次连接形式:立式离心排污泵自下而上叠加连接,调节池耐酸碱自吸泵纵向排列于底座上,立式离心排污泵通称管道泵如立式管道离心泵,电机与泵体是子口连接;调节池耐酸碱自吸泵是采用联轴器与电机连接,需要定期找正。
3.还有占地空间:立式离心排污泵占地面积小,而调节池耐酸碱自吸泵占用面积大。立式离心排污泵组的占地比调节池耐酸碱自吸泵小,不一定要打基础;调节池耐酸碱自吸泵组设有底座,要打基础。
4.再有维修难度:立式离心排污泵检修难度大,如检修叶轮需将上部全部移去后方能进行;而调节池耐酸碱自吸泵相对容易,如将进口管移去就能进行叶轮检修。
5.安装形式:立式离心排污泵为整体连接,安装较易;而调节池耐酸碱自吸泵安装后需进行精度调整。
自吸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自吸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灌满水形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原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自吸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水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设备事故!
自吸离心泵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1按叶轮吸入方式分:单吸式自吸离心泵 双吸式自吸离心泵。2按叶轮数目分:单级自吸离心泵
多级自吸离心泵。3按叶轮结构分:敞开式叶轮自吸离心泵 半开式叶轮自吸离心泵封闭式叶轮自吸离心泵。4按工作压力分:低压自吸离心泵 中压自吸离心泵高压自吸离心泵边 立式自吸离心泵。
2、连接形式不同,立式泵自下而上叠加连接,卧式泵纵向排列于底座上。
3、占地空间不同,立式泵占地面积小而卧式泵占用面积大。
4、维修难度不同,立式泵检修难度大,如检修叶轮需将上部全部移去后方能进行;而卧式泵相对容易。
5、安装形式不同,立式泵为整体连接,安装较易;而卧式泵安装后需进行精度调整。
无密封自控自吸泵就是泵在启动前无需加引水或抽真空,启动后经短暂时间运转,依靠泵本身的作用,把水吸上来并正常运行的一种泵。
工作原理:自吸泵的主要水力元件叶轮和泵壳与一般离心泵相似,泵腔内增加了储液室和气水分离室。WFB型无密封自吸泵,无密封应该为副叶轮动力密封,又称为流体动力密封。它可以克服填料密封及机械密封的某些不足,可以确保无泄漏。
WFB型无密封自控自吸泵主要由泵体、工作叶轮(主叶轮)、副叶轮、泵轴、电机支架、电控阀、停车止回阀等装置组成。工作原理为气液混合式,在泵运转前,泵体内存在一定量的液体,泵启动后,由于工作叶轮的旋转作用。
使进液管内的空气与泵体内的液体充分混合,并被排到气液分离室,气液分离室内的空气从上部逸出,液体从下部返回叶轮进口,重新和进液管的剩余空气混合,不断循环,直到把进液管内的空气全部排尽,完成自吸。
副叶轮动力密封原理:副叶轮在工作叶轮上部,运行时和工作叶轮一起旋转,其作用是减低泵腔的压力,达到平衡轴向力和防止液体进入密封装置。副叶轮其实是依靠压力顶住工作叶轮出口处的高压液体向外泄漏,停机时副叶轮不起作用,所以应配备停机密封,防止泵腔水外流。
扩展资料:
因WFB型立式自吸泵的泵腔内水力损失比一般离心泵要大,所以配用功率相对较大,WFB无密封自控自吸泵的电控阀作为自吸泵的组成部分之一装在吸液口的进气管上,启泵时电控阀密闭泵体吸液管上的进气口,使自吸泵泵腔内形成真空,完成自吸全过程。
停泵时电控阀开启,空气从密闭口进入水泵液管内迅速隔离吸液管内共流的介质,确保泵腔的介质不随吸液管腔内的介质回落到吸液池中,以达到消除虹吸的目的,确保自吸泵二次自吸时正常自吸及运行,自吸泵停机后出口止回阀靠回水重力关闭,使泵腔内液体不会流出。
离心泵与自吸泵的区别有:
1、组成不一样: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自吸泵则由吸入室、储液室、涡卷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
2、优点不一样:自吸泵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离心泵的优点是紧凑式结构、宽范围 流量和扬程范围宽、适用于轻度腐蚀性液体、多种控制选择、流量均匀、运转平稳、振动小、不需要特别减震的基础、设备安装、维护检修费用较低。
3、工作原理不一样: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
离心泵则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离心泵
百度百科-自吸泵
从结构特点上,两种泵从外形上都能看出来,是不同的哦(好像是废话啊)。
从选择上来说的话,大部分人会喜欢用卧式离心泵,主要是因为卧式泵简单,易维修和维护。而立式离心泵维修麻烦,每次维修时都需要起吊起来。而且长轴泵时间 久了需要更换液下的滑动轴承,如果不更换,那么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轴离心力越来越大,导致轴跳动值变大,如果不及时更换,将造成机械事故。而且安装时要保 证绝对的水平安装。
立式离心泵优点:
第一,立式离心泵多用于不能倒灌的安装在地下槽罐的工况。或者是现场没有空地为卧式离心泵做基础,只能用立式离心泵放在槽罐上。
第二,如果普通的卧式泵(不是自吸泵)自吸能力很差,根本无法从下面的槽罐里抽出介质。所以卧式泵和立式泵是不具备可比性的。
自吸泵在开启前不需要灌水(安装后第一次仍需灌水),经过短时间运转,靠泵本身作用,即可把水吸上来,投入正常工作。
自吸泵工作原理:
1、气液混合式(包括内混式和外混式): 由于自吸泵的特殊结构,水泵停转后,泵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启动后,由于叶轮旋转作用,吸入管内的空气,和水充分混合并被排到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上部的气体溢出,下部的水返回叶轮,重新和吸水管路的剩余空气混合,直到把泵及吸入管的气体全部排出完成自吸,并正常抽水。
2、水环轮式自吸泵: 是将水环轮和水泵叶轮组合在一个壳体内,借助水环轮将气体排出,实现自吸。当泵正常工作后,可通过阀截断水环轮和水泵叶轮的通道,并且放掉水环轮内的液体。
3、射流式自吸泵: 由离心泵和射流泵(或喷射器)组合而成,依靠喷射装置,在喷嘴处造成真空实现抽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