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雨水池水排放要求
要求有:在下雨前由制造部人员确认初期雨水池通向雨水管道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提前准备好潜水泵、收集桶等工具;下雨15分钟后将初期雨水池内的积水通过潜水泵抽向收集桶;收集的初期雨水经检验达到污水排放标准后排至污水管道。
初期雨水收集池是指用于收集雨水的池子,由水池池体、水池进水沉沙井、水池出水井、高、低位通气帽,水池进、出水水管、水池溢流管、水池曝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其作用是储存收集雨水,对雨水进行重复利用;对初期雨水收集,也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地河流的污染,尤其是化工企业等的初期雨水。
扩展资料:
初期雨水污染严重
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
经过测算,前15毫米的降雨比较脏,如果将初期雨水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将会对水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必须对前期雨水进行弃流处理,可以设置初期弃流过滤装置。
将降雨初期雨水弃流至污水管道,降雨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经过截污挂篮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杂质后,可以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自然水体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期雨水
作为国家“十一五”重大水专项子课题示范项目,初雨治理尝试解决城市道路雨水径流面源污染问题,弥补长期以来重“点源”轻“面源”的不足,以科技创新理念打造“清水工程”新亮点。常州排水处联合华中科技大学 开展的初期雨水治理示范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针对国内降雨径流污染控制工程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效率较低、易堵塞、运行不稳定的瓶颈问题,示范工程选取北塘河晋陵中路雨水泵站区,收集晋陵中路降雨初期地面5毫米汇水约12000平方米的降雨径流就地处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设计十分精巧。路面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收集进入晋陵雨水泵站,分流到45立方米的初期雨水分离池进行储存,经水泵控制输送到量身定做的旋流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后污水直接输送到城市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雨水进入铺有石英砂和鹅卵石的“无极变速”可控快滤系统,快速过滤和深层吸附,最终出水流入人工湿地、仿太湖景观池塘和人工跌流景观,同步开展雨水生态利用的研究,巧借雨水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目前工程主体完成即将调试运行,示范工程最低预期处理目标为:降解削减污染物指标COD(化学需氧量)75%,悬浮物90%。后期雨水利用设计采取仿太湖景观形式,饱含着对初雨治理后太湖流域水质好转的期盼。初雨示范工程建成后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苏南地区大汇水面积的道路雨水处理具有典型性和推广意义。
虹吸雨水系统原理:设计条件下利用雨水斗至排出管之间的有效位差为动力,使系统内部产生负压的雨水排水系统,其水力计算依据为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
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由虹吸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配套管件和固定件组成。
1、为满足不同屋面排水的要求,虹吸雨水斗按使用功能分为带集水槽型雨水斗、无集水槽型雨水斗和防冻型雨水斗。带集水槽型雨水斗适用于平屋面,屋面壅水高度可满足屋面荷载的严格要求。
2、虹吸式雨水斗由防叶罩、防涡流装置、斗体等主要部件组成。
扩展资料:
雨水斗选用:
1、雨水斗常用材质:304不锈钢为斗体,格栅罩及反涡流装置采用硅铝合金材质。
2、产品有防渗漏、耐气候等性能。泄流量大、斗前水位低、不进气,产品应在标准试验台测试。
3、产品的水力特性和试验方法与国际标准相同,可达到不同国家的技术标准。
系统管材选用:
1、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的管道,应采用铁管、钢管(镀锌钢管、涂塑钢管)、不锈钢管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等材料。用于同一系统的管材和管件以及与虹吸式雨水斗的连接管,宜采用相同的材质。
2、管材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建筑的特点和要求,综合考虑系统的工作压力、防火、降噪、安装方便、经济性等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虹吸雨水系统
雨水收集的整个过程,可分五大环节即通过雨水收集管道收集雨水-弃流截污-PP雨水收集池储存雨水-过滤消毒-净化回用,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浇溉农作物、补充地下水、还可用于景观环境、绿化、洗车场用水、道路冲洗冷却水补充、冲厕等非生活用水用途。可以节约水资源。
各不同的雨水收集流程都具有针对性,可以有效处理不同汇水面的雨水。既可以有效收集雨水又可以合理节约成本兼顾系统的雨水预处理、雨水蓄水、雨水深度净化、雨水供水、补水和系统控制,全面科学。采用大量新型专利、专业装置,材料,可以方便地解决雨水收集中特殊问题,如弃流、蓄水、供水等。收集设计中尽可能避免电气设备的使用,更多利用雨水自流的特点完成污染物的自动排放,净化、收集,做到真正节能、环保、高使用寿命、低成本的特点。整套系统都由雨水控制器进行控制,完成收集、净化、供水、补水,安全保护等功能。
回用工艺流程图
雨水管道--------截污管道--------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雨水蓄水模块--------消毒处理--------用水点
工艺流程图说明:初期雨水经过多道预处理环节,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采用蓄水模块进行蓄水,有效保证了蓄水水质,同时不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通过压力控制泵和雨水控制器可以很方便地将雨水送至用水点,同时雨水控制器可以实时反应雨水蓄水池的水位状况,从而到达用水点。
雨水收集的意义: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减少雨水的排放量,使干旱,紧急情况(如火灾)能有水可取。另外可以用到生活中的杂用水,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
雨水回收利用是指通过汇总管对雨水进行收集,前期通过雨水净化装置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目前多数由截污挂篮装置、弃流过滤装置、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雨水回收利用流程图:
雨水管道---------截污管道-------雨水弃流过滤装置--------雨水自动过滤器--------雨水蓄水模块-------消毒处理---------用水点
雨水回收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热降水进行收集存储与利用。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是集水的收集—截污—过滤—存储—渗透—提升—回用和控制一体化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雨水回收系统特点:
初期雨水经过多道预处理环节,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采用蓄水模块进行蓄水,有效保证了蓄水水质,同时不占用空间,施工简单、方便,更加环保、安全。 通过压力控制泵和雨水控制器可以很方便地将雨水送至用水点,同时雨水控制器可以实时反应雨水蓄水池的水位状况,从而到达用水点。
雨水回收系统的意义:
1,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水资源匮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循环使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是成为首要任务。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2,社会发展需求
节能呼声越来越高,使得雨水回收再利用也越来越被人重视。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城市雨水收集是在雨水落到地面上后,一部分通 过地面下渗补充地下水,不能下渗或来不及下渗的雨水通过地面收集后汇流进入雨水口,再通过收集管道收集后,排入河道或通过泵提升进入河道。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雨水管理模式经常会造成城市洪灾、雨水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主要问题。因此目前,市场非常迫切需要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雨水收集系统。
3,科技发展的需求
当前国内市场收集雨水的方式有传统的钢筋混泥土及不锈钢蓄水池,这两种方式施工工艺复杂,工序多,工期长,所好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大。而新型的雨水收集系统是由若干个模块合成的一个水池,产品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工期短,成本较低。
雨水回收系统的应用:
目前雨水回收利用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雨水收集,通过模块式蓄水箱收集到的雨水资源用来冲洗厕所、浇洒路面、浇灌草坪、水景补水,甚至用于循环冷却水和消防水。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
2、雨水渗透,通过蓄水池将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淡水资源得到补充。
3、雨水滞留,当降雨量大过城市排水量时雨水收集模块将雨水存储,降低城市排水压力,从而提高城市排洪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城市洪涝。
1、施工前准备
1)施工图准备,施工技术公开,
2)将根据施工情况安排检查员图纸。
2、基坑钻探
1)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编制基坑钻探,支护和降水施工计划。开挖深度为5m(含5m)或大于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另外,影响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的地基(槽)的开挖,支撑和降水工程施工计划必须由专家确认。
2)地基的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基面必须平整光滑,并且仰角误差值必须控制在±20mm之内。
3、复合土工膜铺设
1)塑料储水模块用防渗透的土工布包裹(2布和1薄膜),布为无纺布(编织塑料编织布),重量应为100g/m2以上。薄膜应为PE薄膜,厚度应大于1mm,重量应大于400g/m2、
2)防渗土工布施工技术:铺设,切割→调整,调整→压布安装→擦尘→焊接测试→焊接→检查→修理→重新检查。
3)土工布的穿透宽度必须大于500mm。使用双道焊缝方法提供多重保护。焊接效率可以通过焊接层之间的膨胀来测试。焊接后,应及时测试焊缝的焊接质量。
4)铺设土工布时,它必须从最低位置延伸到最高位置。不要拧得太紧。留出足够的宽度(约1.5%)以部分俯冲和伸展。
4、塑料模块组合池的安装
1)塑料模块在安装过程中排列整齐,便于同一层与上下层之间的固定连接。
2)同一层的储水模块通过塑料模块的水平固定卡连接。每个模块的长边至少有两个固定卡,短边至少有一个固定卡。 3)上,下储水模块通过塑料模块的纵向固定杆连接,每个模块的上,下层之间有两个或多个固定杆。
4)在连接储液罐模块时,应尽可能避免垂直连接,应首先放置第一层,然后再逐层放置。
5、防止焊接渗透的土工布
雨水收集箱的储水模块完全安装后,将预焊接的复合土工膜包裹在储水模块的骨架上,并根据折痕折叠。我会的如果将顶面包裹起来,则两边的包裹宽度均大于500mm,并根据复合土工膜焊接的技术要点进行焊接。
1)预制套管和复合土工膜的安装面的边长应为管道直径的两倍,套管部分的直径应略大于管道的直径。管道和HPDE套管用双箍固定。
2)复合土工膜有一个交叉端口,管道通过PE法兰连接到模块池。
3)确保连接管部件有足够的余量,用土工布打开布,将管插入模块中并用一个箍紧。
6、各种功能井及其连接管道的安装
雨水井,雨水预处理设备,污泥抽水井,淡水抽水井,放空阀井,废弃流井的安装和施工,标高,坐标需要满足设计要求的管道连接已正确安装。
7,土方浮雕
1)基坑底部的混凝土垫层必须是水平的,顶部必须是20 mm或更大的中型砂垫层。
2)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废弃的油井和阀井坐标。
3)练习沉淀基础:使用生料或粗砂的分层回填,使用手动或机械夯实,每层的厚度小于500mm。上表面是厚度为200mm,宽度为1500mm以上的混凝土垫层,强度为C20以上。
4)在格兰特韦尔和储水模块之间安装了连接管后,在格兰特韦尔中回填过程中要用厚度为500毫米的粗砂或石粉回填。用手夯实后,回填下一层。最后,可以将其回填到管道顶部,厚度为500-700mm,然后再回填其他材料。
5)机房进水管的回填方法与粗砂进水管的回填方法相同。
6)储水模块的排气管可防止填充过程中立管受到压力,并确保立管处于垂直状态。
7)池顶部的土工布表面用200毫米的纯中砂均匀地铺开,然后在储水模块的背面回填干净,疏松的土壤,没有杂质。每轻敲300mm直至达到设计高度。禁止以机械方式夯实。也禁止用水冲洗或浸泡在水中。
8)雨水收集池周围的回填材料是粗糙的沙子和生土。回填时,在靠近复合土工膜的一侧回填100 mm厚的粗砂,然后返回到粗砂之外的原始土壤。不能用诸如石头的固体物体回填粗砂或石粉,以防止其直接接触砖块并引起漏水。每层回填厚度为300毫米,并压缩到顶部。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完整的水质测试。
8,设备安装
1.废液过滤设备和电气设备到达后,设备管理部门将打开盒子并与购买单元和使用单元(或接收单元)一起接受。
2.必须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在线仪器的位置和方向应正确,并且安装应完整。设备阀门,采样口等必须整齐等距布置。
3.安装雨水设备控制柜后,需要调试整个雨水系统,直到系统正常运行。
4.批准设备调试后,请检查并接受。
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您满意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我们将以更努力地服务和更好的产品,为您做更好的工程。
雨博士|雨水收集系统
在住宅小区建设开发过程中,雨水利用空间比较大,而且利用形式丰富,在新型住宅小区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雨水直接利用系统
雨水的直接利用是指由集水沟、输水管道、截污装置、储存设备、净水设备、配水管道组成的系统,根据雨水区域不同,又可分为屋面雨水利用、道路雨水利用、绿地雨水利用。
1.屋面雨水利用
屋面雨水利用是指利用建筑物与屋顶或天台等暴露的区域,作为集雨面收集雨水利用的系统。屋面相较于其它区域,收集的雨水直接来自于天空,水质相对较高,pH呈中性,硬度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处理,便可用于消防、浇灌、景观、洗车用水。 在设计屋面雨水搜集利用系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屋顶材料宜选择金属、陶片、混凝土材料,石棉等易渗湿、水解的材料不宜作为采集材料,石棉纤维可能会进入收集系统,此外部分材料含铅等重金属,也不宜作为集水屋顶;
(2)雨水弃流装置应依据当地实测降水情况设计,若无当地实测资料,弃流厚度宜在2~3mm,根据弃流厚度与实际集水面积,计算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体积,当集满雨水后,利用自动或手动的阀门,将雨水进入调节池,自控式主要应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3)雨水调节池有效蓄水容积,参照GB50400—201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4)蓄水池应配套简单的处理系统,并与喷洒系统、消防系统等水使用系统相连接,也可直接通过渗透管沟补充地下水,蓄水池可设置在屋顶、地面或底下,储存设施需有溢流装置,大型建筑一般设置在地下;
(5)蓄水池需要由耐酸、耐碱对水无污染材料制作,市场上已有比较成熟、廉价成本低、安装方便、无需维护、承压能力较强的雨水蓄水模块技术;
(6)应据实际需求设计蓄水处理工艺,基本的处理包括过滤、消毒,但在酸雨区等水质较差的区域,或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降水,还需使用混凝剂,以吸附杂质,若直接过滤水中COD、ss去除效果并不理想,若用户对水质量要求较高,还可配备更深层次的处理设备;
(7)采用生物方法处理雨水时,对水质要求较高,需增加深度处理装置。
2.道路雨水、绿地雨水利用
道路雨水是指将非建筑面集雨面雨水搜集利用的系统,道路雨水质量相对更差,水质受路面材料、降雨量、降雨间隔、交通、路面卫生等因素影响。绿地雨水是指利用绿地收集利用雨水的系统,其主要通过绿地的渗透、植物吸收作用收集利用雨水,利用的雨水水量较少,但可初步净化雨水,水质相对较高。
2、绿色建筑住区雨水收集与处理工艺
基于绿色建筑住区面积、人口以及绿化率等确定具体的雨水收集与处理工艺,一般在高层建筑住区内由于雨水位置较为复杂,因此可以将屋面、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中的雨水进行收集,以此提高对中水的利用效益。但是由于各种区域的雨水水质不同,其污染程度也就不同,因此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以及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
确定雨水收集的工艺。由于雨水相对污染比较小,其只需要经过沉淀消毒之后就可以应用到绿化灌溉等方面。如果住区内有水体景观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就可以应该到景观水体中,这样不仅可以补充景观的水体,而且还能实现雨水储存的效果。
雨水收集与处理技术集成系统主要包括雨水的汇集、储存与利用,由于雨水存在不易控制流量的特点,因此汇集雨水比较困难,尤其是在我国建筑高度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对于屋顶雨水的汇集控制更加困难。目前对于雨水的汇集主要是通过良好的渗水性材料进行实施。石英砂过滤器过滤时,当滤层阻力达到0.05MPa时,滤室用反冲洗泵进行反洗,冲洗滤层截留的污物,反冲洗历时7~10min,反洗水排水入调节池。消毒:中水处理必须设置消毒设置,本处理系统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家氯量5~8mg/L,清水池内消毒接触时间应大于30min。二氧化氯发生器为全自动工作和投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