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自吸泵 > 正文

防风抢险需要哪些设备

独特的果汁
魁梧的豆芽
2023-01-19 12:00:20

防风抢险需要哪些设备

最佳答案
满意的中心
狂野的画笔
2025-10-04 08:26:08

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防洪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汛物资储备已经成为保障防洪安全的基本条件。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流域机构的防汛部门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地区的防汛物资储备定额,针对不同类型的防洪工程需要哪些物资、储备数量如何确定,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指导。为此,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办公室组织编写了《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

因远离市电或无市电,防汛抢险照明灯具应以自带电源型便携式灯具为主,选择能够满足恶劣工作环境和长时间工作的移动照明灯具;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工作经验,就防汛照明灯光设备选型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各级政府和流域机构的防汛部门作为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之防汛灯光设备选型参考。

一、便携式防汛工作灯

便携式防汛工作灯应为能够满足防汛巡堤、观测、水下查险、发送光讯号、照明等常规抢险要求的强弱可调的便携灯具;便携式防汛工作灯应选择易于携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便携式工作灯,以头灯、手电筒或手提灯为佳。

1、性能稳定

防汛抢险意味着面临严峻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便携式防汛工作灯应抗跌落、防雨水等功能。

2、光源选择

LED光源光效高、亮度高、绿色环保、耗能少、使用寿命长,终身免维护,在同样电源容量下,可带来数倍乃至更久的照明时间,已经成为便携式照明灯具的首选光源。

3、照明时间

便携式防汛工作灯应能够提供不小于8小时的连续照明时间,以满足常规抢险要求的照明。

国内防汛照明灯具设备厂家多、生产批量小、型号杂,无统一的行业标准,生产上“照葫芦画瓢”,新产品研发周期长;有一种叫做型号为SME-8032的便携式强光工作灯,选用国际最先进的大功率LED灯泡,光效好,透雾性高,光衰小,平均寿命不低于100000小时,终身不需要更换;采用分体式主副光源,强光与工作光任意转换,6000K光色呈白色,聚光效果良好,照射距离远;同时强光照明时间可达到22小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手持、腰挎、帽佩三种方式使用。笔者了解到,该产品为石氏电器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目前已经成为防洪工程中便携式防汛工作灯的理想选择。

二、防汛投光灯

防汛投光灯作为防汛抢险现场或防汛指挥场所照明的灯具,其照射区域的亮度应明显高于周围地区,作为大面积大范围投光照明灯具,应选择大功率光源,配套移动式发电机组;能够配以升降杆可有效提高照明范围和工作效率。

灯头配置:由四个500W高效节能飞利浦品牌灯头组成,每个灯头可单独做上下、左右大角度调节旋转实现360°全方位照明;亦可将灯头在灯盘上均布向四个不同方向照明,如需四个灯头向同一方向照明,则可按所需照明角度和方位将灯盘整体向开口方向在250°内翻转及以气缸为轴心向左右进行360°旋转。

照射范围:选用3节伸缩气缸作为升降调节方式,最大升起高度为4.5米;上下转动灯头可调节光束照射角度,灯光覆盖半径达到45-65米。

照明时间:可直接使用发电机组供电,也可接通220V市电长时间照明;采用发电机组供电一次注满燃油连续工作时间可达13小时。

操作方便:通过无线遥控可在50米范围内分别控制每盏灯的开启和关闭,使用电动或手动气泵可快速控制伸缩气杆的升降。

适应场所:灯盘、气缸和发电机组为整体结构,发电机组底部装有万向轮和铁轨轮,可在坑洼不平的路面及铁轨上运行。

使用环境:整体采用优质进口金属材料制作,结构紧凑,性能稳定,确保在各种恶劣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防雨淋、喷水、抗风等级为8级。

以上SM-7083A型灯具由灯具部件、气动升降部件、发电机部件、控制部件、行走支架部件组成,轻便并易于组合、拆卸,操作简单,实用方便;读者可以从产品资料中深刻理解防汛投光灯的内涵。

三、其它照明

远距离信号指示和方位显示照明灯,可选择带有信号功能的便携式防汛工作灯,或单独选择易于携带的信号方位灯(吊挂、夹扣、捆绑和磁力吸附等携带方式),该处不做赘述。

四、其它说明

1、按需编制

防汛照明灯光设备的编制应从实际需求出发,考虑人员数量和实际照明需求。

2、创新原则

防汛照明灯光设备应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相结合,整体照明可以提供大范围高亮度照明,应选择大功率灯具;局部照明可选择小型强光照明灯具,易于随身携带。

3、成本控制

防汛照明灯光设备应选择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产品,一味追求低成本而忽略产品自身品质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的表现;同样大品牌固然能够带来可靠的品质保证,但同时亦增加了成本开支,此时应坚持“按需编制”的原则,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即可。

4、信息沟通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在编制防汛照明灯光设备的同时,一定要同厂家保持信息沟通,确认产品是否更新换代,亦可与厂家专业人员合作编制性价比最高的产品;避免出现产品实际已停产或技术革新,以免影响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

5、物资保管

防汛照明灯光设备一定要健全发放、使用、入库的管理制度,特别要注意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结束语:文中所提产品型号及品牌为本单位实际工作所用,该处只做案例演示之用,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1、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

2、石氏品牌移动照明灯具

最新回答
温暖的汉堡
耍酷的饼干
2025-10-04 08:26:08

您好,关于此类问题,汽车水泵的作用是对冷却液加压,保证其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 ,通俗点讲是让水不断循环经过散热器发动机缸体各件带走热量,保证发动机不高温。

在汽车发动机的缸体里,有条多供冷却水循环的水道,与置于汽车前部的散热器(俗称水箱)通过水管相连接,构成一个大的水循环系统,在发动机的上出水口,装有一个水泵,通过风扇皮带来带动,把发动机缸体水道内的热水泵出,把冷水泵入。

在水泵的旁边还有一个节温器,汽车刚发动时(冷车)时,不打开,使冷却水不经过水箱,只在发动机内循环(俗称小循环),待发动机的温度达到80度以上时,就打开,发动机内的热水被泵入水箱,汽车前行时的冷风吹过水箱,带走热量,大致上是这样工作的。

汽车水泵是用来驱动冷却液循环的,只有冷却液循环起来发动机才能降温。水泵的作用是将流经散热器的冷却液加压后送入气缸水套中便于冷却水的流动。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望采纳!

聪明的蚂蚁
威武的玫瑰
2025-10-04 08:26:08

长城 汽车 有三台拿得出手且能超越多数合资机头的发动机,具体如下。

①:4B15B-1.5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机,技术包括高压共轨直喷(不是柴油机独有技术)、CVVL连续式气门升程可调、缸盖集成排气歧管快速热机等,这台机器拥有的技术均为一线主流技术,合资机头也不过如此;发动机最大功率124kw、峰值扭矩285N·m(1600-3000转),还有谁?

②:4C20B系列2.0T直喷涡轮增压机,技术包括1.5T版全部并且多出声学正时链条罩以及双平衡轴等技术,质量表现与性能表现以1.5T携手占领自主品牌前三甲;该系列分为经济型和性能型两大类,其中E20CB高功率版最大功率167kw、峰值扭矩387N·m(1800-3600转),还有谁?

③:4D20D系列2.0T柴油发动机,这台机器的不论在噪音震动控制还是在质量性能方面均有良好表现,低配但涡轮版中规中矩不做评价,重点看一看双涡轮4D20T版;该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峰值扭矩420N·m(1400-2400转),这台机器依靠两组涡轮增压器以2.0升小排量实现了合资柴油机3.0T的性能,低油耗高性能是否更有吸引力?

依靠这三台发动机长城 汽车 能稳居燃油车阵营的销冠,至于小排量版的实际性能表现有些不尽人意,这是事实不能否认;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轻量化,由于高强度铝合金以及碳纤维等材料成本过高,在不降低安全等级的前提下只能堆普通高强度钢材,保证安全而降低性能是多数一线自主品牌的硬伤。

长安 汽车 的发动机也有两台不错的量产机,至于老款1.5T机油增多的问题不在讨论,这一错误属于小概率错误相信长安只会出现一次,但这次问题的结果非常严重且处理方式并不理想,这是长安的不对;话归正题,看一看“两头蓝鲸”。

第一台为NE14T-1.4T直喷增压机,技术同样包括集成排气歧管缸盖,另有电控单涡轮双涡管增压器、350巴高压直喷以及高滚流技术,这些技术实现了40%的高燃效;发动机最大功率116kw、峰值扭矩260N·m(1500-4000转),综合实力超越了同排量所有量产机。

第二台为JL486ZQ4-2.0T直喷增压机,技术虽然没有NE14T如此先进,不过质量足够稳定且燃烧效率和动力表现仍可圈可点;最大功率171kw、峰值扭矩360N·m(1750-3500转),动力水平仅次于长城4C20系列。

以上两台发动机足以说明长安东安动力的技术研发水平,在自主品牌中想当然是第一阵营;不过长安 汽车 作为国企在产品定位方面仍然有些傲慢,量产车的价格总会有些超消费者预期。

比亚迪 汽车 虽然核心技术体现在三电领域,但在内燃机方面也有充足的动力储备,而且是直喷发动机研发量比较早的自主品牌;两台发动机均有理想的质量表现,动力也在中等水平,这是能获得十佳中国芯的主要原因;不过该品牌的 汽车 体现性能主要依靠电驱,内燃机扮演的角色只是辅助和增程器,所以凑数的燃油版性能一般不再赘述。

吉利 汽车 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也有获得十佳中国芯的机器,不过多点电喷技术的4G14T-1.4T发动机已经落后,落后即要被淘汰;剩下唯一一台值得承载的发动机为4G18T-1.8T直喷增压机,该发动机逆向于德系发动机但完美的解决了烧机油问题,在保证性能更强劲的前提下做到了质量稳定,所以吉利也能做到榜上有名。

江淮 汽车 上榜也许有很多人不认同,因为江淮在乘用车领域的存在感微乎其微,车辆品控水平一般也频频出现各种“门”;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涉及发动机,江淮 汽车 自主研发的1.5T直喷机、2.0T多点电喷以及多台柴油发动机,这些机器的质量和性能表现也是非常抢眼的,而且机型丰富选择面更宽,只是江淮 汽车 没有做到善加利用而已。

在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自主品牌应不超过5个,以上三个会是自主品牌的支柱;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几年自主品牌纷纷推出SUV车型,已经有点让人看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感觉了。不过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目前市场上绝对多数自主SUV,最爱用的就是1.5T涡轮增压发动机。那么,为何自主品牌对1.5T如此钟爱呢?

为什么都爱用1.5T发动机?

受政策和市场的影响,1.5T发动机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的主流动力,究其原因,1.5T对家用车来说,很好地平衡了动力、油耗、成本等诸多因素。动力上,自主品牌的1.5T的动力水平已经超过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同时在油耗方面也有优势。正因为如此,自主品牌的各大SUV也都纷纷搭载1.5T。

1、东南-DX7

最大功率:156马力(115千瓦)5600rpm

最大扭矩:215Nm @2000-4500rpm

百公里加速:12.3秒

车身重量:1485kg

东南与三菱有着深度的合作关系,DX7这款 代号为4A91T 的1.5T车型的 全铝发动机同样来自于三菱 ,可靠性、油耗表现都挺不错的,只是低转速时的扭矩表现一般。

2、奇瑞-瑞虎7

最大功率:152马力(112千瓦)5500rpm

最大扭矩:205Nm @2000-4000rpm

百公里加速:10.26秒

车身重量:1390kg

瑞虎7的1.5T发动机是由 奇瑞和AVL公司共同研发的 ,搭载了众多国际知名供应商的产品,其中包含了 霍尼韦尔的涡轮增压器 、博格华纳提供的正时链条结构、舍弗勒提供的配气结构等等。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这台发动机的 热效率达到了37.1%, 是目前中国品牌所有发动机中最高的。

3,、长城 汽车 -哈弗H6

最大功率:150马力(110千瓦)5600rpm

最大扭矩: 210Nm/2200-4500转

百公里加速:11.59秒

车身重量:官方未公布

作为SUV的卫冕冠军的车型,自主SUV的领头羊,哈弗H6搭载的1.5T发动机功不可没。2012年就已经上市, 研发基于哈弗1.5L自然吸气发动机, 降低了研发成本。和一些靠颜值和配置打天下的自主品牌相比,哈弗H6的品质更加可靠, 技术也成熟、质量稳定性很强,品牌维修配件也是很足。

4、荣威-RX5

最大功率:169马力(124千瓦)5600rpm

最大扭矩: 250Nm/1700-4400转

百公里加速:11.59秒

车身重量:1500kg(非官方公布)

靠脸吃饭?互联网网红SUV?其实RX5的“硬件”也还是说的过去的。中置直喷、 六孔喷油嘴、变排量油泵 等技术让加持让它拥有124KW/5600转,250NM/1700-4400转的动力参数,加上荣威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动力表现不错。

5、广汽传祺-GS4

最大功率:152马力(112千瓦)5000rpm

最大扭矩: 235 Nm/1450-4250转

百公里加速:11.61秒

车身重量:1475kg(非官方公布)

传祺GS4的发动机亮点不少,比如采用 日本的IHI的小惯量电子涡轮增压器 ,其采用的小惯量涡轮叶片,使得涡轮增压能够更早地为发动机泵入更多的空气,也就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善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涡轮迟滞。在车辆行驶的初段解决低扭不足的问题。 GCCS燃烧控制技术 通过对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喷油和点火进行控制,以达到更高的燃烧效率,提升扭矩;轻量化活塞连杆组、双质量飞轮等技术让传祺的1.5T在技术含量方面领先于同级其他竞争对手。

个人觉得国产这几年进步很大!尤其是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奇瑞这些企业!目前只有这几家公司有整车和发动机研发能力!剩下的车企基本靠仿制老三菱过日子!个人说一下排名吧!

1.奇瑞

我觉得把奇瑞排在第一位是没有争议的,奇瑞发动机耐用性,节油性,动力参数都不错!厂家有10年百万公里质保!奇瑞是国内第一家正向研发发动机的!目前第三代1.6T的发动机的参数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合资品牌!重要的是这台发动机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奇瑞在发动机领域的技术专利比剩余国产厂商的总和还多!这也是为什么奇瑞一直保持出口第一的原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不怕专利纠纷!

2.长安

为什么把长安放在第二位,是因为长安的蓝鲸发动机确实参数很高!和奇瑞一样,这台蓝鲸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国产发动机!美中不足就是这款发动机和大众的EA888一样存在着烧机油,机油增多的问题!如果你追求马力扭矩参数,那么这款发动机可以满足你对动力的渴望!

3.长城

长城的发动机目前算是国产里比较稳定的,目前没有大面积爆发出什么问题,稳定性还不错!为什么排在第三,是因为长城发动机油耗确实有点高!这不是黑长城,这是事实!而且长城的柴油机是国产中很出色的!

4.吉利

吉利可以说是销量最好的国产车,因为吉利车子外观,人车交互,人性化设计是国产里数一数二的了!但是吉利的三大件一直是短板!自从收购了沃尔沃,吉利才算正式得踏上了研发发动机的道路!目前来看吉利的发动机对于沃尔沃的依赖太高了!但是吉利从奇瑞,长安,一汽,甚至大众,奔驰那挖了不少人才!这些作为吉利的技术支撑,吉利也会越来越强

5.比亚迪

比亚迪也是民族正向研发的代表车企了,尤其是新能源车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但是燃油车确实不是比亚迪的强项,比亚迪F3也是逆向的丰田卡罗拉,和三菱的发动机,虽然这几年也研发了2.0T的发动机,但是参数平平,稳定性还不错!

以上就是国产TOP发动机车企的排名,觉得不正确可以留言!说出你心目中的top5

野性的保温杯
天真的篮球
2025-10-04 08:26:08

60秒懂车,回答你的 汽车 问题。

一个是1.4t还是1.6升这个呢?需要长远考虑,如果你第一辆车其实无所谓。

但是你要记住,人呢,随着购车,会对车越来越熟悉,你会动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实如果有条件,一定要买1.4t车型,因为1.4t现在的排量,相当于2.2升左右,自然吸气排量,而且油耗的和1.6差不多,所以1.4t呢,就是提速快,而且了油耗不高。

以铃木维特拉为例,1.4t比比1.6自然吸气的要高出了几十千瓦,30多千瓦的功率,而油号地并没有增加,甚至在高速上有可能更低。。

所以呢,不用考虑后期的保养成本,1.6,和1.4t的,保养成本差别不大。

现在涡轮增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也不会经常换,所以的,只是用全合成机油,全合成机油也可以1万公里更换,和1.6自然吸气的,也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建议大家的购买1.4t发动机,我的一个专业意见。

1.6L自吸和1.4T发动机相比,肯定是1.4T的更加省油

单独分析发动机的话只能分析发动机参数,很是苍白无力,我们可以以一款车型介入:曾经一度是A+轿车市场的王者---2018款大众速腾:

2018款速腾一共搭载四种不同排放规格的发动机:1.2T、1.6L自吸、1.4T、2.0T(GLI)

我们可以通过1.6L自动舒适来分析其发动机: 最大功率81kW,峰值扭矩155Nm,0-100km/h加速用时13.9s,百公里综合油耗6.8L。1.4T自动舒适: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50Nm,0-100km/h加速用时9.2s,百公里综合油耗5.9L. 由此可见1.4T发动机的性能可以说是远远超过了1.6L的发动机了。从这一方面来说1.4T肯定是最值得选择的。

难道1.6L发动机就没有优点了吗?肯定是有的,首先是1.6L发动机动力更加线性,对于一些初学者其实是很有利的,而且自然吸气发动机保养成本更加便宜。 搭载 1.6L发动机配置的车型价格也比1.4T的低,这对许多消费者来说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1.4T发动机作为目前大众EA211最爆款的机型,除了省油,动力强劲以外也还是有缺点的,那就是烧机油,这也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通病,毕竟通过涡轮增压器将增加气缸内压力,进一步提高动力的同时,机油难免通过活塞环泵到燃烧室参与燃烧,虽然德国大众也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和优化,但是这是行业内的难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此外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享受高超性能的同时还须多花点钱去维护。

从目前的的趋势来看,未来1.6L会逐渐被EA211的另一款小排量1.2T发动机取代,因为1.6L发动机是国五排放标准,而且动力参数也没有了竞争力。从2018款的1.2T臻享版到现在2019款速腾1.2T的出现就可以看出来,大众上马1.2T发动机也是很早就在计划之内的。1.2T发动机排放低,动力参数比1.6L参数还有优越。更加适合在市区使用。

总结:如果购车预算允许的情况下我觉得还是1.4T更加值得考虑,1.6L要逐渐被淘汰了。当然了你也可以了解下1.2T的发动机。在未来它将成为国六的主力机型。

这个比较容易比较,拿大众速腾1.4T和1.6L车辆进行比较,便可得出结果,2018款大众速腾1.4T认证油耗为5.9L/100km,1.6L认证油耗为6.8L/100km,很明显1.4T车辆更为省油,认证油耗是在NEDC曲线下跑出来的实际油耗,该结果准确度非常高。也就是说1.4T发动机不仅动力强悍,而且比较省油。

但是在实际驾驶过程中,1.4T发动机车辆的油耗和1.6L是相差无几的,主要原因就是1.4T发动机动力较为优秀,车主驾驶该车辆时,总会忍不住踩一脚油门,地板油下去,车辆瞬间起飞,这样的驾驶习惯也显著增加了车辆油耗,所以,如果你开习惯了1.4T的车辆,慢慢地你也会养成超车加速,剧烈驾驶的恶习。1.6L发动机,最大扭矩不过155Nm,这样的参数满足于代步刚刚好,车主驾驶该车辆,相对较为柔和,油门轻踩轻松,车辆油耗也相对较低一些。根据车主们本身的测试结果,速腾1.4T和1.6L发动机车辆,燃油经济性基本都在7.5L 8.5L/100km之间,两者相差无几。

大众1.4T发动机

1.4T发动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该发动机进气全部依靠涡轮,进气压力达到了1.8bar以上,进气量非常充分,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技术,燃油雾化效果较好,热效率较高,并且该发动机也采用了铝合金缸体,发动机缸体采用了毕竟高大上的闭缸技术,这种技术只有在奥迪V6以上发动机上才使用,但是大众却引入了1.4T发动机上面。

n9f

1.4T发动机也是最近几年刚刚开发的最新款发动机,是针对于低油耗排放而进行的定向开发,所以,大众1.4T发动机应用了各种节油技术,出上述提及的技术之外,大众1.4T发动机还使用了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变排量机油泵开发,排气管和缸体一体式结构等等,发动机燃油经济性非常好。

大众1.6L发动机

大众1.6L发动机也是非常有名,应用到大众各个紧凑级车型中,像速腾,宝来,朗逸,捷达,高尔夫等等都有1.6L发动机的身影。

大众1.6L发动机的优势就是稳定,可靠,发动机性能始终如一,这是大家公认的结果,但是这款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并不是很好,也正是因为如此,大众逐渐淘汰了这款发动机,现在大众车辆上普遍配置的发动机乃是1.5L自吸发动机。

大众匹配1.5L自吸发动机后,车辆认证油耗显著下降,百公里油耗下降近1.0L。

所以,1.4T发动机具有动力优秀,同时车辆油耗还比较低,只是价格稍微贵一些,但是大家却统一口径选购大众1.6L车辆,主要原因就是大家更加信任1.6L车辆的质量。1.4T发动机匹配了DCT变速器,这款变速器经常性出现问题,换挡顿挫,加速抖动,离合器过热等等。

如果相同车型对比的话,1.4T发动机的油耗和1.6自吸发动机其实差不多,但动力性差很多。现在主流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已经超过了2.0自吸发动机的动力性了,所以从动力上来说1.4T的动力可以说是碾压1.6自吸发动机的。1.4T发动机在没有比1.6自吸多耗油的情况下,提供了2.0自吸发动机的动力,从动力的角度来说还是1.4T发动机更合适一些。

1.6自吸发动机的优势在于购车价格便宜,后期维修保养成本低一些,机构简单故障率低,对燃油标号要求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如果是我我会选择1.4T的发动机,毕竟没有多烧油动力还大。

你好,我是老王,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1.4T和1.6自然吸气发动机,各有优缺点,不能单纯的说哪个好,下面老王就以全新宝来为例来说说1.4T和1.5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优缺点(大众的车1.6排量的已经替换成1.5排量)

1.4T涡轮增压发动机

全新宝来1.4T EA211发动机,搭配的是7速干式DSG双离合变速箱,功率为110KW,最大扭矩高达250N·m,采用缸内直喷的供油方式,动力强劲,推背感明显。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动机尾气带动涡轮,而达到提高发动机动力的目的,工作温度可达400~900度,对零部件和润滑油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这也增加了用车成本及后期车辆的保养维修成本,且使用寿命没有自然吸气发动机高。堵车低速行驶时,涡轮增压起不到作用,且油耗比较高。

7速干式DSG双离合变速箱,普遍存在低速顿挫现象,老王深有体会,当行车在城市拥堵的路况下,车辆走走停停,长时间脚带着刹车超低速前进,离合器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使离合器片温度增高,严重时会导致变速箱高温报警,变速箱暂短停止工作。

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有高压缩比,推荐加95号汽油,加92号汽油会有爆震的可能。

1.5L自然吸气发动机

全新宝来1.5L EA211发动机,搭配的是6AT爱信变速箱,最大功率为83KW,最大扭矩为150N·m,采用进气歧管多点喷射的供油方式,加速超车动力不足。1.5L发动机工作的温度没有1.4T发动机高,对零部件和润滑油的质量要求没有那么高,在之后的车辆保养维修方面,可以节约一部分成本,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加92号汽油就可以。6AT手自一体变速箱稳定性,与7速DSG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相比较,是比较稳定的,市场反馈也比较稳定。

老王总结

如果是作为代步上下班或者接送孩子上学,老王建议选择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够用变速箱输出平顺,后期整车保养维修比1.4T涡轮增压器发动机更经济,6AT变速箱耐久度相对更可靠一些。如果你追求动力性驾驶感,经常在高速驾驶或者城镇上下坡路段行车,老王建议选择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输出强劲,驾驶感强劲,操控感和扎实的底盘给你高速驾驶安全感。

选发动机和选车辆其实都一样,没有哪个更好,只要哪个是更适合你的。

以上就是老王的见解,有不同想法的请留言讨论,谢谢。老王定期分享 汽车 方面用车知识,用 汽车 方面的问题可以咨询老王。

同一个车,1.4t油耗会低一些,手挡的话大概百公里能差半个油。至于哪个好,动力上肯定是1.4t好,特别是中高速巡航。但1.6胜在维修保养便宜省心,特别是考虑到如果是干式双离合对比6AT。

带涡轮增压的,全称叫废气涡轮增压技术。

本人一直认为,这个技术

与自然吸气相比,

只是排放物燃烧的是否充分而已!

因为众所周知,发动机目前热功效的理论依据是空燃比为14.7:1,而且是线性关系。

车辆无论是怠速,加速,或叫中途提速,都是在油门上做动静,

而油门,在电子控制发动机上的专业术语叫节流阀,

原有的化油器发动机叫节气门。

无论哪种叫法,都是吸入空气进入到燃烧室与喷油嘴产生可燃混合气的唯一通道!

增压,只能是空气流速很快,相应的,喷油速度也得快,而且喷油量也得赶上。

所以,只要用脚踩油门,必然释放油量!

能省油的,

不是单纯看所谓的排量!

而是跟车重,车身形状,轮胎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两个油耗应该差不多,要城市家用首选1.6,后期保养维护费用低,自吸的用的省心

首先比的就不对!应和2,0自吸比。

省心省钱1.6,跑高速多考虑1.4T!油耗方面有很大误区啊,很多人包括销售代表都会告诉1.4T省油,其实这是错误的,同等质量前提下,一定是自吸比涡轮省,但是高速能省油!

勤奋的发箍
甜美的银耳汤
2025-10-04 08:26:08

雷凌搭载1.2T D-4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性价比不错,值得购买。

雷凌双擎基于雷凌普通版车型打造而来,LED前大灯形状更加细长,日间行车灯处增加了镀铬材质装饰,两侧的日间行车灯通过镀铬饰条相连,前保险杠不再与车标连接,梯形下格栅处面积变小,并采用镀铬材质修饰,新车看起来更加时尚有质感。

在外观做出调整的同时,新车也增加了更多代表新能源的元素,例如蓝色的灯眉以及蓝色与镀铬装饰组成的品牌标识等,使其辨识度进一步提升。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640/1780/1455mm,轴距达到2700mm。

全新换代雷凌共有两个动力版本,燃油版车型搭载1.2T D-4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可在1500转的转速输出185N·m的最大扭矩,与之匹配可以模拟10速的S-CVT无极变速器。

扩展资料

雷凌的安全配置:

全新换代雷凌全系标配LED光源前大灯,全系标配8个安全气囊,在全系车型中有80%车型都搭载了丰田的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系统,通过驾驶辅助功能可以达到L2级的自动驾驶状态。

其动态雷达可控制巡航车速从40-180km/h扩大至30-180km/h,并且支持时速30公里以下自动跟随前车轨迹行驶。

甜美的煎蛋
缥缈的板栗
2025-10-04 08:26:08

部分车系发动机:

1、奥迪A4L 30 TFSI 手动挡

发动机:1.8T 160马力 L4

2、奥迪A4L 30 TFSI 自动挡

发动机:1.8T 160马力 L4

3、奥迪A4L 35 TFSI

发动机:2.0T 180马力 L4

4、奥迪A4L 40 TFSI quattro

发动机:2.0T 211马力 L4

5、奥迪Q5L

奥迪2.0T的高功率发动机(165kw和185kw)

扩展资料

奥迪Q5发动机信息

新款奥迪Q5依旧搭载代号为EA888的2.0升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其中入门级的35TFSI车型为低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32kW/4000-6000rpm,峰值扭矩为320N·m/1500-3900rpm。

其余5款40TFSI车型为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55kW/4300-6000rpm,峰值扭矩为350N·m/1500-4200rpm。除入门车型35TFSI搭载6速手动变速箱外,其余5款40TFSI都搭载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奥迪/保时捷联合开发全新V6/V8发动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汽奥迪

阔达的吐司
执着的服饰
2025-10-04 08:26:08
水泵的相关标准:

(1)GB/T5657-95《离心水泵技术条件分类-Ⅲ》;

(A) ISO2858-1975,《轴向吸入离心泵(16bar级)--标记,额定性能 点和尺寸》。

说明;参照采用了其标记,额定性能点标准,但大大扩充了其范围,具体有ISO2858规定的泵口径范围为Dg50--Dg200,基本性能范围流量12.5m3/h-400m3/h。 ISG泵的口径范围为Dg15-Dg500。流量范围:1.5m3/h--2200m3/h。

(B)JB/T6878.1-93《管道式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说明:参照采用了其形式,基本参数等标准,但大大扩充了其范围,具体有JB/T6878.1-93规定的泵的口径 Dg≤150,流量 Q≤200m/h,配套功率 P≤45KW,最高工作压力≤1.OMpa、吸入压力ISG泵的口径Dg<500,流量Q<2200m/h,配套功率230KW。 最高工作压力一般为≤1.6Mpa,改变材质可达2.4Mpm,吸入压力一般≤0.3Mpa,可达到1.OMpa。

(C)JB/T6878.2-93《管道式离心泵技术条件》参照采用

(D)JB/T53058-93《管道式离心泵,产品质量分等》参照采用;

(E)JS/TQ809-89《立式多级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2)GB3216-89《离心泵、测流泵、轴流泵和旋流泵试验方法》等效采用;

(3)GB10889--89《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等效采用;

(4)GB10890一89《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等效采用

(5)GB6245-1998 《消防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 6)GB/T3214-91《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

(7)JB5118-91《农用污水污物潜水电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8)JB 5119-91《农用污水污物潜水电泵技术条件》;

细心的鸭子
唠叨的小笼包
2025-10-04 08:26:08
虽然很多车企都在将相同型号但又是不同版本的发动机用于各自的车型上,但最为人熟知的还是当属大众品牌的EA211系列发动机,而1.4T发动机又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款,同时也是被大众品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款小排量发动机。

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大众的1.4T发动机到底有啥优点?

大众的1.4T发动机的优点,主要体现在EA211系列发动机的模块化设计方面,比如:

进排气的结构由以前前排后进,改为了前进后排;

采用集成式缸盖的热管理设计理念,可以对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加快发动机冷启动时的暖机过程,有利于节能和排放;

采用罩盖一体式的凸轮轴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小凸轮轴的轴承直径,降低轮轴在运转过程中的摩擦损耗,而且在凸轮轴后端还设计了一个可驱动的水泵,并在水泵上设有双节温器,可以分别控制缸体和缸盖的水套水流动,以加快暖机过程降低油耗;

采用铝制缸体;

使用正时皮带等等……;

所以1.4T发动机应该算得上是大众旗下较为先进的发动机之一,就如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大众的1.4T被普遍用于自己很多款车型上,而这些车型的价位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虽然都是EA211系列的1.4T发动机,但在经过一些结构、材质以及输出功率方面的调整后,同样排量的1.4T就会在不同车型上呈现出不同的动力输出性能。

目前1.4T发动机最常见的版本有两个,即:低功率版本为最大功率96KW,峰值扭矩为225牛米;高功率版本为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为250牛米。

两个版本间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对进气导管、散热风扇等方面的设计有所不同,但EA211系列发动机优化设计的核心,例如集成式缸盖设计、前进后排的结构设计、凸轮轴的优化设计、可变机油泵的设计等是没有区别的。而至于动力输出方面的不同,则是对涡轮增压器泄压阀的泄压值、ECU的控制程序等进行了相应的调校。

至于1.4T高低版本之间的驾驶区别,壹车热评认为低功率版本的发动机的峰值扭矩要来的更早一些,而且扭矩范围也比高功率版本更广。这让低功率版本的1.4T在相近车重的车型之间,在起步阶段就具有一定优势,因此1.4T低功率版本给驾驶员带来的感受就是,它的动力响应会更加积极。

高功率虽然动力数据会更好一些,但它的扭矩爆发时转速要比低功率版本多350转/分,因此在踩相同油门深度的情况下,只有达到1750的转速以上后,高功率版本的1.4T发动机才会显现出它应由的动力表现。

而且高功率版本扭矩峰值输出范围又要比低功率版本低500转/分,也就是在3000转以后高功率版本的峰值扭矩就开始有明显的下降,而3000转对于很多想要急加速的车主来说,是很轻易就会达到的转速,所以这就是很多人觉得1.4T高功率版本,虽然动力要更强,但开起来反而会相对较肉的原因之一。

如果车主的购车需求是用于家用的话,壹车热评认为1.4T低功率版本的发动机已经足够了,且低功率版本可能还会相对省油一些。不过有些车主认为高功率版本的磨损会更高,寿命会更短,关于这点壹车热评认为,前面已经讲了所谓高低功率版本在核心设计方面并无太大区别,主要是在ECU的程序、涡轮增压器泄压阀的泄压值等有不同的设定。

所以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高低版本的1.4T发动机在磨损和寿命方面并无实质区别,只是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车主是经常在市区行驶的话,高功率版本可能要相对高一点。

大众很多车型配1.4T EA211发动机,7速干式双离合。干式双离合在上市前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经过系统升级以后稳定了很多,大众一年这么多的销量,如果存在问题早就报爆发出来了,干式双离合由于结构问题在寿命上和稳定性上确实不如AT结构,所以说故障率还是有的,相比之下比其他类型的变速箱稍微高一点,怎么说呢!买车的时候也有运气成分在里面,买到好的车开一辈子也不出事,买到质量差的车,没出门就漏油。上哪说理去。

还有关于这个肉不肉的问题,相比之下,速腾,Polo,朗逸

,宝来,明锐这些个A级车搭载1.4T,动力上就没多大问题,根本不会出现肉的问题,我从来都相信只有“肉人”没有“肉车”,你拿1.4T和1.8T或者2.0T相比,那肯定是起步慢了。

拿我们实训室里18款迈腾来说EA211的1.4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马力150Ps,最大功率110kw,扭矩是250Nm,得益于大众涡轮的优越性,1700左右的转速就可以达到最大扭矩输出,这算是迈腾的一个亮点。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你比较的对象是哪个?如果你比较的对象是3.5升以上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或者比较对象是2.0T以上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你这个说法有情可原。

如果你比较的对象是2.5升以下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或者其它家1.5T以下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你这个说法,完全是错误的。

EA211高功率最大扭矩250牛米,最大扭矩范围是1750~3100转,可以说在3000转以下,EA211高功率发动机不输任何2.5升以下的自然吸气发动机,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无法在3000转以下和它比动力。

EA211低功率版在1450~4000转范围内,扭矩是225牛米,可以说3000转以下,扭矩和功率超过大多数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

多数1.5T以下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3000转以下动力和EA211动力发动机差不多,考虑到大众为EA211匹配的是双离合变速箱,动力传递效率和动力响应都更好,可以说,在日常驾驶情况下,EA211的大众 汽车 ,动力体验不输其他品牌的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或者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甚至更好。

2013款朗逸1.4T,现在第六年了,过完年才上线审车,动力依旧强劲,改装海拉5透镜氙气灯,还换了18寸轮毂马牌mc5轮胎,丝毫不觉得肉,主要是要学会怎么掌握油门,双离合加速有种“拳拳到肉”的感觉,一档到2档不要踩太多,先过渡一下,2档到3档稍微再多一些油,3档以后就可以开始你的表演,尽情踩油门吧,我红绿灯起步十次九次我最快,一般的车加速没我快,好的车又不舍得踩油门,实力+运气,高速也是一样,毕竟2.0T的车在路上不算多数,高速120以后超车深踩油门或者挂S档,从7档降到6档,一口气提到150是绝对没问题,只是这时候发动机吼叫声比较大,风噪又大。动力不错又省油,高速5.3L,市区不堵车6.5L

大众1.4t的机头如果楼主开过,还是觉得肉的话,估计楼主以前肯定是开欧美系2t和3t机头的车,但凡是开过1.4t机头的车百分之九十的人对于动力这块一般情况下是非常满意的,如果楼主不信可以去之家看看真事车主对于动力的评价,不能一味的听键盘车神喷。大众的1.4t还有一个非常牛逼之处,它能把动力和油耗平衡的非常完美,如果论油耗和动力大众1.4t机头在全球应该是数一数二的机头,否则也不会在奥迪和大众还有斯柯达的n款车上匹配了,沃德十佳没上榜是因为排放造假事宜,否则这款机头依然是霸榜n年的冠军

很多朋友都提到过大众1.4T的机器到底够不够用,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比如将这台机器装到波罗上面,动力没有明显的不足表现,如果装到速腾上,只能说动力不足显现的更明显一些。

总体来说1.4T的动力不是很够用,但是也不能绝对的说不够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的发展趋势都指向了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且1.4T不管他是否够用,帕萨特和迈腾车型也有该配置的车型。

150马力和250的扭矩,这些参数也不能叫很低,只是相对于车辆本身的重量,当然,这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达到涡轮介入工作压力开启值的转速是多少,人们一般觉得这个小排量的增压机器开起来有点肉,这是很正常的,比如在市区行驶时,这就是开着一辆1.4升排量的 汽车 ,甚至还不如纯1.4升排量的自吸车,所以可想而知在起步、爬坡、夏天开空调时都会感觉动力不充足,只有当涡轮工作起来,车速升到30公里以后,这时候再加油门才会感觉车子轻快了许多,当然这也不是病,这是小排量涡轮增压都比较明显的表现。

总之呢,小排量涡轮增压的起步快慢决定于涡轮增压器是否可以在很低的转速就可以达到工作压力,大众的这款1.4T的涡轮要在1500转速以上才能开始工作,如果是1000转涡轮就可以工作的话,想必朋友们就不会抱怨初始起步慢了。

我觉得以前的手动档BCC1.4自吸比EA2111.4T自动档扭力大,瞬间提速快,油门敏捷。EA2111.4T急加速会降档然后才能提速,如果用S模式会发动机噪音很难听,升档很迟,给人担心发动机会坏掉的感觉。EA2111.4T高功率开起来比凯美瑞2.0自吸好不知多少倍,除了稍稍在起步油反应慢一点之外,其它方面在中速驾驶感觉并不比2.5的锐志差,车重一样,市区同样路况油耗比锐志低2升。BCC1.4是8升,EA2111.4T是10.5升,丰田2.5V6是12.5升。全程高速BCC是7升,EA211是7升,2.5V6是7升, 高速路时速100左右油耗区别不大

只能说人们对于动力的追求永无止境,越是老司机越是这样,也就是所谓的车越开越快。新手刚买车上路后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生怕出现什么问题,或者是遇到紧急情况反应不及,甚至油门都从来不敢踩到底,又怎么会抱怨爱车的动力不足?

所以抱怨大众1.4t涡轮增压车型动力弱的人,肯定是老司机,而且是以前也经常接触3.0l六缸自然吸气或者是2.0t涡轮增压车型的人,与这类车型比较,大众1.4t车型的动力水平自然会弱一些,哪怕是TSI 280的1.4t高功率版发动机。

但是,如果大众1.4t车型的动力水平都算比较弱的话,你让那些满大街的轩逸1.6l、卡罗拉1.6l、卡罗拉1.2t、凌派1.0t、朗逸和宝来1.5l、明锐1.6l和高尔夫1.6l的诸多车主们怎么活?跟这些车型相比,大众1.4t涡轮增压车型的动力水平还算是比较强劲的呢!小排量自然吸气自动挡车型的车主们,才更多的抱怨自己爱车的动力水平比较弱。

而且像新天籁2.0l、凯美瑞2.0l等这类的B级车型,提速都不如大众的1.4t车型快,雷克萨斯es200更不用说了,零百加速时间达到了惊人的13秒,车主们不但没有想不开,还兴致勃勃的加价2万竞相购买。所以说,动力水平到底弱不弱,还是那句话,主要是看跟谁相比?

很肉?别的车的1.4T肉不肉我不知道,但是大众的1.4T可真的不肉啊,因为大众的1.4T一般都配合DSG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速度超快,动力损失较少。要是说肉,可能起步会有一点,但是涡轮介入之后中期加速还是很推背的。

没开过别的车,我开我的380TSI的车都感觉动力一般,1.4T的应用很肉吧。

爱听歌的鱼
大胆的天空
2025-10-04 08:26:08
买T车的人,站出来说句实话,有几辆车不烧机油的?我上星期年审碰到一个开奥迪A6的,我问他这车还烧机油不?发动机改造好了没有?哥们直接回答,烧机油,3800公里加一次,当时好面子买奥迪A6,现在想卖赔钱太多,又不啥得,早知这样不如买雷克萨克斯,我为什么问他烧不烧机油,因为我在单位开过两辆德系车,帕萨特1.8T,奥迪A6,2.0T,烧机油烧的都让我头疼,以前开老普桑1.6,奥迪100,2.2自然吸气,开到十八万公里换了一个水箱,一个暖风水箱,其它正常小保养,车值量没问题,现在五年没开带T的车,不知带T的车烧机油毛病改好了没有,请车友们回答一下,我没有说T不好,钱是自己的,愿意买啥就买啥。

一、同排量的的自吸与涡轮增压:以2.0L自吸与2.0T涡轮增压为例:

1、动力肯定是涡轮增压要强,一般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相当于同排量的自吸发动机增加30%左右,也就是说,动力方面,2.0T相当于2.5-2.7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

2、油耗:根据能量守恒,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综合油耗也要比2.0L的高出很多

二、不同排量的自吸与涡轮增压:以1.8L或2.0L自吸和1.5T涡轮增压为例:

1、动力方面,低速时,2.0L自吸发动机在响应速度方面要比1.5T的迅速,毕竟涡轮介入需要 一定的转数,好在现在的涡轮一般介入较早,一般1200左右就介入,但实际上考虑动涡轮的延迟性(虽然不明显,但还是有),2.0L的动力响应要比1.5T的好一些,当发动机处于3000转以内的中速行驶时,涡轮的动力响应要快一些,而当发动机转数超过4000时的高速行驶时,2.0L则显得后劲稍好一些。

2、油耗:一般来说,1.5T的工信标称油耗要比2.0L的低一些,当然仅供参考,不过总的来看,1.5T的的确略低一些。

三、其它方面:

1、维护保养:涡轮增压发动机需要全合成机油,但说实话,现在全合成机油很普遍,价格相差不大,建议能用全合成就用吧,所以,保养也差不了几个钱。

2、燃油标号:不是所有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加高标号汽油,这要看设计压缩比。

3、驾驶平顺性:毋庸质疑,自吸的平顺性要好于涡轮增压

4、噪音和震动:增压发动机的震动相对较大,噪音较明显,当然,很多发动机会专门针对发动机震动做出应对方案。

5、后续保养:由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燃烧工况要比自吸复杂、恶劣得多,特别是涡轮介入以后,因此,发动机积碳要比自吸发动机多一些,火花塞、三元催化器等更换周期要比自吸发动机短。另外,由于现在很多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采用的是缸内直喷,喷油嘴在气缸内,如果喷油嘴出现积碳除了拆下喷油嘴基本上没办法清理,所以,后续的维护费用大一些。

一般而言,涡轮增压发动机是趋势,国内家庭换车频率也较高,所以,也不必纠结到底用哪种发动机,只要使用过程中精心保养即可!

其实我自己以前就是一个崇尚大排量自吸,鄙视“带T”的人,因为自吸发动机带给驾驶员的那种平顺的加速感受、快速的油门响应、线性的动力输出、和高转速时高亢的发动机咆哮声,这些都是之前涡轮增压发动机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呢,随着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格,涡轮增压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和发动机技术方面的进步,涡轮增压已然已经是大趋势了,连一直坚持自吸的法拉利现在的488车型都成“带T”了,所以……去年换车的时候自己也就换了带T的车型,嗯,真香~

自吸也好,涡轮增压也好各有利弊,只是之前涡轮增压技术的各方面不成熟限制了它的发展,但是总体来说涡轮增压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的。

1,动力的提升,一般来书民用车型正常增压值下,2.0T的车动力相当于自吸2.5到2.7左右的动力了,因为带T的发动机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增大,随之喷油量也增大动力自然就提升了。但是,一些使用了小质量涡轮的车有些不够坚挺,虽然带来了高扭矩但是马力不足。1.5T可能起步加速0-100跑的比2.0自吸快,但是后程3500转以后可能就跑不过自吸了。我之前的高尔夫1.4T明显感觉140以后就无力了。

2,更加节能环保,因为自吸车想增加马力就必须加大排量和缸数,必然带来更多的尾气排放。但涡轮增压车通过更高效的进气方法在不提升排量的同时增加了动力,减少了尾气排放。但是注意,同排量情况下涡轮增压可要比自吸要费油。

之所以之前没有太多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是因为它自身的一些弊端

1,涡轮迟滞现象;涡轮的启动是要通过发动机废气来带动的,所以在低转速区域时涡轮没有介入工作,转速上来了以后涡轮才会工作,带给驾驶者感受就是加速不平顺,比如之前的老奥迪1.8T要在2200转涡轮才介入工作。不过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处理的很好了,比如双涡管导流技术、小惯性涡轮的使用等,现在很多车在1250转的时候涡轮就可以工作了,也就是说一踩油门基本上就工作了。

2,烧涡轮现象;涡轮由高温废气驱动,而且一分钟的转速能达到12万~15万转,所以涡轮的工作温度是非常高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有效的降温很容易损坏。之前的老涡轮车都要求停车以后怠速两三分钟再熄火,目的就是为了让涡轮充分的降温,但现在也不用了,很多涡轮车都有延时熄火、电子独立水泵等配置,立马熄火走人也不怕。

3,维护保养费用高;这个确实目前还是比自吸的要保养费用贵一点,全合成机油要贵,且由于本身涡轮的工作特性火花塞,三元催化器的寿命相对自吸要短一点。而且机油也要参与到涡轮的降温与润滑中,所以消耗量也要略微大一点。

所以说,涡轮增压车以后肯定是大趋势,在国家对排放管控这么严的前提下,传统燃油车只能往小排量涡轮化发展,随着发动机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后期民用车型涡轮增压值也会越来越大,估计像奔驰AMG A45这种增压值到1.8bar的会越来越多了(现在普通车辆的涡轮增压值不到1bar)。自吸估计也会终究会被趋势所淘汰

1、购车价格: 同排量带T和自吸的,带T的价格会贵一些(至少贵一两万);在功率和扭矩接近的情况下,比如1.3T和1.5N的别克新英朗,1.3T的别克新英朗价格会贵一些!

2、驾驶感受: 自然吸气的加速平顺,带T的在加速的初期会有不到一秒的迟缓,但后面加速较快,涡轮增压非常适合跑高速,超车快而且省油,但在拥堵的城市,自然吸气的 汽车 更占优势。

3、保养费用:由于带T的发动机温度比较高,总体来说机油的消耗量会比较大,保养周期会比自然吸气的保养周期短。同时,机油的品质、汽油的标号也相对高一些,所以带T的后期费用会比较大,而且故障率也会高一些。

4、积碳问题:涡轮增压往往采取直喷的方式,喷油嘴和缸内的积炭相比自然吸气会严重一些,而且比较难以清理;自然吸气的电喷占相当比例,进气歧管和喷油嘴相对来说容易清洗。

其实,在选车时,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用车环境来选择带N还是带T的 汽车 。如果主要是市区用车,那么还是推荐自然吸气发动机 汽车 ,驾驶感受更好,也更容易驾驭;如果跑高速多一些,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的建议是自吸好,因为自吸车比涡轮车开起来更省心,用起来也更省钱。

自吸车动力更平顺

自吸车的动力输出要比涡轮车更平顺,开起来更舒心。涡轮车有涡轮迟滞,所以平顺性就没有自吸车好。这个涡轮迟滞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涡轮从开始转动到最大转速(完全增压),需要一定时间。

自吸车没这么复杂,空气直接进来,不用通过涡轮,就没有迟滞和平顺性方面的问题了。

自吸车不怕加不到油

自吸车使用的汽油标号小于涡轮车,不怕加不到油。

根据“消费者报告”的统计,市场上约有16%的在售车型需要使用高标号汽油,并且均为增压车型。

以大众高尔夫为例,1.6L自吸型号的手册中推荐使用92或更高标号汽油,1.4T涡轮型号则要求95号或更高汽油。

在城区中差别还不大,要是去到偏远地区,很有可能会遇到没有95号油可加的窘境。以热门的青藏线路为例,根据“大自驾网”的统计,拉萨以西的地区平均4个加油站才有一个是能加95的。

自吸车比涡轮车更不容易坏

自吸车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要远长于涡轮车,更不容易坏。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被泰晤士报评为“顶级工程研究型大学”)做过一个发动机平均故障间隔实验。采用的是统一型号的“A8C22”发动机。

实验结果显示,“增压值”每增加0.05Bar,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就要缩短12.56%。换句话说,以A4(B5代,增压值0.4Bar)为例子,增压型号的平均故障时间只有自吸型的34.17%。如果自吸型的开200000公里发动机才出大故障,那增压型的在69340公里时就会有发动机故障。

同排量的自吸车比涡轮车更省油

涡轮车在涡轮开始增压前,就是一辆同排量自吸。一旦涡轮全速工作后,它的等效排量就会变大。

还是拿奥迪A4(B5代)来举例子,这辆车的1.8L自吸和1.8T增压是同规格发动机,唯一区别就是是否加装增压器。通过对比增压前后的油耗,就能知道他到底是省油还是费油。

计算油耗最精确的方式就是看这辆车的碳排放量。这是因为油的品质,密度会有一定的偏差,但里面主要提供动力的是“碳”元素,这点是不会变的。所以烧掉的“碳”越多,其实就是越耗油。

根据欧盟碳排放数据。这两种发动机在巡航时,碳排放量都是182g/km。

但是涡轮型号在增压介入后,它的实际排放就大的多,达到219g/km。和这款奥迪2.4L自吸型号的碳排放量很相似(226g/km)。

这是因为增压其实就是加大缸内进气量,1.8T这款车型的增压强度是0.4bar,就是说是自吸进气量的1.4倍。当涡轮全速工作时它的,实际排量就是“总进气体积”-“受热膨胀后,没进入发动机的气体体积”,粗略计算差不多是个2.2L自吸。(计算过程1.8(排量)*1.4(压力值)-1.8*1.4*0.003676(膨胀常数)*40(进气温度差)=2.15L,看不用懂也没关系,总之就是2.2L的等效排量)

这就是为什么它的碳排放量和2.4L自吸很相近的原因。换句话说,1.8T的A4,在增压前,是1.8L自吸的油耗,增压后就是2.2L自吸的油耗。所以在排量相近时,综合路况往往是自吸更省油。

自吸车比涡轮车更不容积炭

自吸车的进气方式是空气直接自然灌入发动机。而涡轮车相当于是外部施加一个压力,把空气压到发动机里,压进去的这个过程就是在压缩空气,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PV=KT,(K为常数,V是气体体积,P是压强,T是温度,这些不懂也没关系),总之压强和温度是成正比的。

因此涡轮车发动机只要一增压,汽缸、进排气歧管的温度就会升高,虽然涡轮车有额外的冷却装置(中冷器),但温度依然会比自然吸气发动机高,一般高40~60度。

温度越高,“脱氢现象”越明显。就是说汽油中的碳原子会被还原出来,附着在汽缸,进气歧管等地方。拿人话来说就是车子积炭了。

清理积炭的方式很多,但总归都得花钱。自吸车温度低,更不容易积炭。就能节省一些清理积炭的开支,更省钱。

自吸车的购车费用和保养费用都更低

同配置下,自吸车要比增压车便宜不少,而且自吸车通常对机油的要求不高,后期保养成本低。

还是以大众高尔夫为例。它的1.6L自动舒适版,官方价格14.49万,而1.4T自动舒适版,要15.49万。自吸差不多便宜了1万元。

另外根据厂家的保养手册,1.6L自吸型号推荐使用5W30半合成机油,一次更换4L,大约是198元。

而1.4T增压型号推荐使用5W30全合成机油,一次也是4L,大约是370元。

如果按照厂家推荐的5000km或半年保养一次来算,一年光换换机油也能省下344元。

综上所述,趣趣觉得自吸车更适合家用。好了,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有说的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补充,爱车养车,重在交流。

有其他想知道的 汽车 问题可以@河马车趣,趣趣会尽力帮你解答!

很多朋友在买车的时候会在自然吸气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发动机面前犹豫不决,1.6T发动机可以有2.0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而油耗却只有1.6的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输出线性,加速更平顺。那么涡轮增压发动 汽车 和自然吸气发动机 汽车 该如何选择呢?

涡轮增压发动机和自然吸气发动机也是各有优缺点。

同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要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好加速快。但是涡轮介入工作也是有条件的,转速低的时候涡轮不会介入工作,深踩油门后涡轮突然介入给人的驾驶感受不好。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输出线性,驾驶感受要好有一些。但是动力表现差一些,加速慢一些。后期的维护保养方面,自然吸气发动机要比涡轮增压发动机便宜一些。

大家有个认识误区,以为涡轮增压会省油,其实涡轮增压从工作原理上说,只是提升动力水平,可以让2.0的排量,输出功率达到自然吸气3.0甚至更高的功率水平。至于油耗,实际上并不比自吸的更低。当然,官方油耗,小排量涡轮增压的数据总是很好看,比如大众1.4T的迈腾,工信部综合油耗低至5.5升,但实际油耗不会这么低。因为工信部和欧洲的NEDC测试循环,都是低负荷工况为主,这对小排量涡轮增压的油耗有利。德国ADCA2013年对144款车的实际油耗做了测试,比厂家标称的油耗平均高出25%!而相差最大的全部都是涡轮增压车型。比如两者相差幅度最大的是沃尔沃V40,其实际油耗比标称油耗高42%,用的就是1.5T发动机。

马自达创驰蓝天之父人见光夫就曾炮轰,小排量涡轮增压省油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但是为什么现在涡轮增压成为主流了呢?因为一方面政策上以排量划分消费税,排量越小消费税越低,但同时又要确保足够的动力输出,这时候涡轮增压就是最佳选择了,否则很难想象,沃尔沃XC90那么大的SUV,居然可以用一部2.0的发动机。这部T6发动机,排量虽然只有2.0升,但是最大功率却达到了235千瓦,最大扭矩400牛米,T5的也有187千瓦、350牛米,这都是4.0升自吸的输出水平,如果是4.0升发动机,这款进口SUV的价格就会贵十多二十万!2.0升消费税率是5%,而4.0升以上是40%!4.0升也要25%!所以,4.0升以上的车几成绝响。

所以,如果是大型进口车,当然要买涡轮增压的。但是对于本身排量就在2.0升以下的普通家用车,要不要涡轮增压还真是可以考虑,一则这些车本身价格不高,1.2T和2.0自吸的消费税率也只差2个百分点,一个是5%,一个是3%,这个价差意义就不大了。而排量大一点的自吸,动力输出的线性和平顺性,是涡轮增压无法比拟的,如果是这类车,我倒是倾向于推荐2.0自吸。(鹿SIR)

针对你的问题,首先说买车之前的要了解自己的买车用途、品牌、价位预算、车型等条件后才能明确出买自吸还是涡轮增压(带T的)。

一般普通家庭用车(上下班、 旅游 、代步等)且价位适中的车子推荐买 自吸 的。

原因如下:

1、舒适性,自吸要比涡轮好些(同车型排量对比)。

2、动力输出,自吸动力输出比较线性,而涡轮增压由于涡轮介入线性程度没那么稳

3、加速表现,自吸后半段提速来的比较直接,加速过程很顺畅均匀,涡轮前半段加速比较迅猛,想要瞬间提速快涡轮增压优势更大些(不过部分车型涡轮迟滞比较严重)。但,整体来说,加速表现还是偏向于涡轮增压。

4、机子的适应性,自吸适应性要差些,比如去一些高原山脉等海拔高的地区,自吸的动力表现降低。而涡轮增压则能适应这样的环境,动力依旧澎湃,更能满足对动力要求高的车主。

5、价格,相同排量车型,涡轮增压(带T)的价位要贵些。

6、小毛病,自吸发动机使用更长久,小毛病少些,而涡轮耐久性要差些,车子行驶一定年限公里数出问题的概率和次数要高些(不是绝对的)

7、日常维修保养,车子日常维修和保养自吸比较经济实惠些(维修保养项目相同情况下)。

总结,个人喜欢自吸发动机的车子

有不同观点的朋友可以回答给提问者,谢谢

现在很多消费者的 汽车 消费观念,似乎都发生了改变。带t的车子就比自吸的车子,更高 科技 ,更省油,更经济更有面子!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观念,是真的,代替的机子好还是?现有的营销模式,让老百姓对 汽车 技术的理解发生了扭曲呢?

某些厂家的卖力推销之下,涡轮增压技术发动机成为近几年 汽车 发动机技术的一个“亮点”。再这样极力的推销之下,有很多老百姓都认为一部车子的发动机如果标示尾巴上带个“T”字就相当于颁发了一个技术荣誉勋章。买家们也更可以自信地向旁人介绍说比抗我的发动机排量小,这可是带t的发动机,动力比大排量的还要猛!

但你要明白,加装涡轮增压装置,可以让小排量发动机爆发出更猛的力量也就意味着可以缩小发动机的体积,近期发到g的重量也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当然,这些优点并不是成商强调的重点,他们会大声告诉你,这种发动机很先进件特别省油。

相比同排量的发动机,带t的发动机确实动力更强,但比起同排量的发动机,带t的肯定更加费油。

涡轮增压发动机,靠强制额外增加进气量来提供功率。但空气和燃油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多进的气就要多喷油,油耗自然也就降不下来。

其实最开始热心,主推涡轮增压技术的厂商主要来自欧洲。因为欧盟对 汽车 的碳排放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每台出售的新车上都会有每个公里?排放多少二氧化碳的标示。二氧化碳的排放,跟油耗有密切的关系,消耗的二氧化碳就排放越大,而靠涡轮增压技术可以在欧盟的油耗测试中取得比较漂亮的成绩。

说白了涡轮增压技术不是专门为你提供的,二是为欧盟的油耗测试方法准备的,至于适不适合你,我们自己还是要斟酌一下的。

如果买车就图个价格实惠,省心,好硬,我能做鸭技术未必是你最好的选择。中国市场上的涡轮机价格。可不便宜而且这个涡轮在高温废气驱动下工作成绩以来,生存环境恶劣,可靠性和耐用性也就打个问号。

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动机,好处是:①发动机排量比自然吸气的小,因为靠中压气而增加气压让发动机供有力,其实买车时候选择带t的发动机,十有八九都是看中这个动力。②从效率方面来说,带t的发动机确实比自吸的机子效率都不高。③是,有能力强,比如在高原气压环境低的情况下,涡轮增压发动机适合使用的更好,喜欢自驾游的朋友可以选择。

坏处:①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生产成本更高。如果排量相同买了,就是要贵一些。②相同排量的发动机涡轮的机子油耗更高。③发动机发热更高也不如自然吸气那么靠谱。④对汽油和配件的要求更高。另外平常使用维修成的也要更大一些。

自吸的好处:自然吸气发动机已经有100多年的 历史 ,技术可靠,更加耐用。寿命方面自吸的机子要比涡轮的机子寿命更长。就算你 汽车 其他地方老化不能用了,发动机未必会报废。②驾驶过程中,动力输出更加平稳,所以操控性更佳!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超跑还遵循着自习的最终原因。③维护成本低,价格也更便宜。

劣势:①同等排量下,动力表现不如涡轮增压的机子。②相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对废弃的利用不足,发动机效率更低。

什么样的是真正的好车呢?我个人觉得自然吸气+大排量才是王道

首先从一辆车的定位开始来考虑,在这里我分为两大类:纯家用车和非家用车也就是通常说的跑车或者方程式赛车。学历以及知识量有限,见笑了。

如果是纯家用车我个人更倾向于去买自吸的。首先我们可以举例比较一下1.5T和1.5L

1.5L自然吸气的车作为家用代步车基本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了,无论日常家用或者上班代步,甚至偶尔装点货都足够了。另外在维修保养方面自然吸气的车发动机没那么复杂,养车费用自然要便宜一些。

再说1.5T,首先它属于涡轮增压,什么是涡轮增压呢?其实最早的涡轮增压就是用在跑车上的,因为 汽车 方面有些比赛会限制排量,但是又需要发动机提供更大的动力,于是涡轮增压就被研发出来了。涡轮增压的实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废气通过涡轮来进一步提高发动机进气量的一种装置实质上就是一台空气压缩机!进而提高发动机功率,让车子更有劲儿,通常来说在加装涡轮增压后与没装前相比,发动机功率会提高40%甚至更多。而油耗方面并没有高多少,这也算是它的一大好处吧。但是涡轮增压有一个毛病,就是在增压之后,发动机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大大提高,所以发动机的寿命会比同排量没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寿命要短,而且机械性能和润滑性能也会差变差,这就是为什么通常都建议涡轮增压的车最好加全合成机油的原因,这里就体现出维修保养方面要贵一些,另外燃油标号也比同排量自吸车要高,此时养车费用也在增加。

涡轮增压的确能够提高发动机动力,但是具有滞后性,与正常的大排量自吸 汽车 还是有差距的,但是这段滞后期过去以后此时涡轮增压就有好处了,我觉得涡轮增压的车适合跑高速!毕竟多数人都还是平民百姓所以还是建议自吸,那些玩名车跑车的哪里还用想这么多,人家只要想着喜不喜欢就行了。

无私的西装
精明的大象
2025-10-04 08:26:08

我来回答供大家参考,以下以两个品牌主力销售车型本田CRV1.5T风尚版和奇骏2.0舒适版相比:

一、外形:奇骏略长,CRV略宽,各有特点,个人觉得奇骏耐看;

二、动力:CRV193马力,奇骏153马力,本田CRV胜

三、油耗:本田CRV胜。小熊油耗8.10升左右,奇骏舒适8.25升左右

四、配置:各有所长。CRV配置略高,相对奇骏前排电动座椅,后排角度可调,气囊多,仪表盘液晶等。短处是副驾驶地板倾斜,胎压监测非数字显示奇骏短处仪表盘玻璃膜太软易花,车门按键没有灯光,后排座椅角度不可调

五、保养费:奇骏胜,据易车网测算,奇骏五年保养费约9000元左右,而CRV约1.4万左右,因此,CRV省点油钱不够保养费的

六、空间:CRV略微大一些,但奇骏完全够用

七、离地间隙:奇骏胜

八、价格:指导价CRV略高20.38万元,奇骏19.93万元。但是奇骏终端销售有3万元左右的优惠,而CRV优惠1.5至2万元的优惠。

购车建议:如果你不差钱,建议购买CRV混动,电喷自然吸气发动机,没有积碳问题,驾驶感非常好,省油省心如果囊中羞涩建议购买奇骏2.0舒适版,自然吸气发动机,平顺省心,质量可靠,性价比高。不推荐本田CRV1.5T车型,省油不省钱,且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耐操,机油增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要是本田CR-V没出机油增多这档子事的话,我会毫无疑问的说本田CR-V比日产奇骏更好。毕竟日产奇骏整体的设计真的算不上优秀,无论是内饰还是外形,与新款的CR-V相比都逊色不少。更不要说动力方面了,奇骏老掉牙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更是被本田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吊打!

但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田CR-V最终输也就输在了自己的这款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上。可以说本田CR-V即便有再多比日产奇骏优秀的地方,光是机油增多乳化这一点,就足以判这款车型死刑了。

汽车 首先是一个工具,工具最大的属性就是实用性。一般实用性遭受到了威胁,甚至会产生危险,那么这款工具即便设计的再精美、技艺再精湛, 历史 口碑再优秀,最终都是一款失败的工具!

所以,即便是日产奇骏已经是上市多年的老车型,即便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比较平淡无奇。但是作为一款 汽车 而言,日产奇骏起码比本田CR-V更称职。就这一点,就可以说,日产奇骏比本田CR-V要好得多。

这俩车颜值都不错,本来身边购买奇骏车主的数量要比CRV少,但是近期本田染上机油门事件,莫名又发现大路上奇骏的数量又大增,这是我直观的察觉。

新款CRV不驼背了,本来感觉应该要大卖了,可是机油门一下又把它打回重炉了,本田一向引以为傲的发动机又是“地球梦系”居然“皮了一下”,这是广大车主不曾想到的。再加上事件处理的滞后和不诚意让很多车主或者准车主失望了,销量下跌就是必然了,所以现在购买本田1.5T涡轮增压还是需要莫大勇气的,如果有情怀可以接受它的“先天性心脏病”,那CRV这款车还是很棒的。

所以,客观的来看现阶段并不推荐CRV涡轮增压车型,如果预算充足又喜欢CRV2.0混动的可以考虑。

奇骏是日产紧凑SUV的代表,不光国内销量不错,在北美地区销量也是前列,奇骏好就好在全系自然吸气,2.0和2.5的排量用在紧凑SUV上非常合适,动力充足,输出线性。并且奇骏车型分类较多也较明确,终端优惠时不时的,性价比自然就高。

如果不考虑机油门,综合看同级别奇骏是没有CRV配置高的(像电子驻车,头部气囊,电动座椅,电子系统等),但是奇骏的驾驶舒适性、空间和终端价格是优势,国人不都喜欢外边看的见的东西和物美价廉吗?同级别的我奇骏20万能落地,你CRV只能裸车,这不就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吗?

如果要我决定,我就花钱少买个耐糙省心的奇骏,多那么多功能我也基本用不上,何必心里装着不爽买CRV?如果,如果,如果真万一?那可糟心了。

就目前CRV的质量问题不断,我还是推荐日产奇骏吧。事实上日产在“越野车”方面也确实比本田有更多的经验,毕竟现在平行进口车销量第一的就是日产途乐。

说到20万元左右的SUV,日系车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市场,而东风本田CRV作为日系车中的主力车型近年来也在市场中有着极高的市场销量。不过,在本田大胆尝试涡轮增压的发动机以后,就出现了“机油增多”的事件,因此也使得东风本田的CRV在市场中出现了一跌不振的状态。

在外观方面,整车的外观还是偏向于年轻的风格,粗壮的“U”字形镀铬饰条与熏黑的横幅式进气格栅相结合,带来了 时尚 动感的视觉效果,下侧黑色烤漆式的“U”字形面板也让前脸看起来更加的上档次。

车身的侧面并没有太大的亮点,不规则的腰线设计也让整体上有着更为年轻的氛围,轮拱和黑色的轮眉相结合,带来了专属于SUV的味道。尾部的设计比较简洁,中部粗壮的镀铬饰条似乎是整体上唯一的亮点,下侧的黑色护板从侧面延伸过来也让尾部有着比较大气的颜值。

在内饰上,奇骏没有日系车一贯的简配风格,软包的材质和镶嵌式的中控液晶屏幕都带来了较高的档次感,变速箱周围的烤漆饰板也让整体多了几分优雅的气质,而平底式的方向盘也呈现出了当下消费者喜爱的运动范。

动力方面,日产奇骏搭载了2.0L和2.5L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其中2.0L的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54匹马力,最大的扭矩可达204牛·米;而2.5L的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86匹马力,最大的扭矩可达246牛·米。在车子的传动系统方面,全系都匹配的是一款模拟7档的CVT无级变速箱。

你选择的这两款车型都是日系车,虽然买日系车在网上容易被喷,但是不得不说人家的实力还是远胜于国产的,至少后期的使用真的是没法比,那么本田和日产,到底谁更给力,不妨简单对比一波。

好像本田CRV最近新车刚上市哇,说不定又会有新搞头。价位上,目前两款 汽车 自动挡起步车型来看,价格差距并不算大,车颜值来说,本田CRV更加霸气一点,相信会更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定位上两款都是紧凑型SUV,尺寸方面日产奇骏4.67的车长1.82的车宽2.70的轴距,本田CRV 4.58的车长1.85的车宽2.66轴距,数据上看奇骏会更大一点,实际空间表现上其实半斤对八两。

动力系统部分,奇骏提供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CVT无级变速箱,最大马力150,本田CRV提供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CVT无级变速箱,最大马力193,性能会更强,就是不懂这次的1.5T会不会有惊喜。同价位在配置上也是本田CRV更给力,所以综合来说,性价比的话自然是本田CRV更值得购买。

谈车帮《车主有话》刚刚上线一期节目,一位律师车主,详细分析了CRV的车况和机油门维权的问题,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车主有话」第70期 律师车主犀利解读本田CRV机油门维权!

面对疾风吧!看到这两款车,忍不住要黑一下!日系车粉,来接招!

第一:我说日系车不好,不是说日系车主不好,开日系车的朋友别爱屋及乌,爱你的车,不要爱同款车,更不要爱所有日系车。砸日本车那年我可还拉架来着。

第二:你开那辆车没问题,不代表别人没问题。你12款奇骏耐操,不代表19款奇骏耐操。能明白我的意思吧?国产车在进步,但是合资车在退步!虽然技术上也进步了,可是用料方面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减配。此消彼长之下,现在国产一线自主品牌至少在20万以下的价位,已经不输合资了。

好了,可以开始了。

CRV目前不能买

1.5T,2.0L自吸动力弱,车肉,没关系。隔音差配置低,用料做工差,这些都不是问题,毕竟有混动版本,毕竟很省油嘛。可是两大致命弊病,决定了它是坑!

第一,机油乳化,机油增多 。19款,车质网上关于机油乳化、机油增多占总投诉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人投诉行车中动力消失,变速箱漏油,车身生锈。而老款(17款)这类投诉高达2000条!史称“机油门”。最先曝出的是CRV,之后荣放、皓影、凯美瑞、亚洲龙,两田主要车型几乎全部沦陷。

咱先说有什么危害吧。大家都知道发动机需要机油润滑,机油质量要求很严格,我们做保养最重要的就是换机油。本来机油正好,结果莫名其妙地多了,你觉得多的机油是从哪来的?其实不管是从哪来的,必然是有杂质混进了机油里——我们五千公里,最多一万公里就要更换,没杂质都需要更换,你想里面多了点什么不知道的东西,对发动机影响会怎样?

有人给两田洗地,说你发动机拉缸了吗?那是废话!你三年不换机油发动机也不至于立即报废!可是三年后呢?本田就保三年!当时没事,到时候拉缸了,你给保修吗?说话不负责任!

机油变得跟酸奶似的,是不是得解决?更关键的是,你想一想,这批次的CRV在二手车市场上能保值不?你说发动机没事,谁敢冒这样的风险?发动机大修一下多少钱?人家收二手车也不可能给你发动机下内窥镜去看。

面对投诉,本田也曾给出了整改方案:一个是升级ECU软件,调整发动机的燃油喷射时机,同时提升ECU启动后的机油温度升高速度,修正点火时间等来抑制机油液位的增加。也就是通过软件升级来解决。第二条第三条就 搞笑 了, 调整1.5T发动机的机油标尺的刻度 ,也就是说,把可接受的机油液位增加量标注在机油尺上,第三是修改用户手册。

你品,你细品。机油增多还有个可接受的刻度,就问你本田的方案感人不感人?

消费者当然不同意了,于是大规模维权,东风本田,退车赔钱。

今年6月,广本宣布大范围召回Acura TLX-L ,Acura CDX ,Acura RDX,锋范,奥德赛,冠道,缤智,凌派,雅阁系列,一共396149台。东本也宣布召回旗下哥瑞,竞瑞,杰德,思域,思铂睿,inspire,XRV,CRV,URV,艾力绅系列部分车型,一共378,625台。均为 18年下半年 生产的车型,召回原因是因为汽油泵问题,据说有可能就会导致制动系统出现失常。

当然,我不敢说每一台CRV都有问题,也不知道新款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毫无疑问,这是问题车型,是属于有坑别踩的范畴内的。 你不是非买车不可,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 。人家老车主还在4S店门口维权呢,你这进去又提了一辆,图什么?想不开啊?

第二:安全性堪忧

CRV的同门师兄弟,一奶同胞的本田皓影,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A柱弯折,安全性堪忧。然而皓影没有倒下,倒下的是中保研……厉害厉害。

CRV没在中保研撞过,呵呵,这就跟法庭举证一样,俩车是双胞胎兄弟,皓影体质不好,我凭什么认为你CRV足够强壮?

这就够了,至于说隔音差配置低,这都是小问题。车无完车。有的毛病我们能忍,而有的真不行,车只有一辆,命只有一条。

结论:机油门事件没有彻底解决之前,观望!你不是没车可买。个人认为,至少本田旗下发动机都保十年八年的,才能信任他。人家国产的比亚迪、捷途都能做到,你本田只需合资,耐操,不敢保吗?

再说奇骏:

不是我黑它,现在的日产,真的不是十年前了。

车质网,所有SUV投诉排行,取最近一个月的数据,奇骏排三,CRV排第九。取最近一年的数据,奇骏仍旧是第三,稳稳地,CRV第14。(说明最近CRV的投诉量增多了,排名上升)。另外,奇骏的弟弟逍客一样进入了前十。再多说一句,轩逸在所有车,包括SUV,轿车,MPV,投诉量排第六。

当然,投诉量肯定是和销量挂钩的,毕竟销量越大,基数越大,投诉量排行靠前也是正常的。我们结合销量来看,今年1—10月,逍客销售了125580辆,奇骏销售了131478,的确不少。可是……

哈弗H6人家卖了266231辆,是奇骏的2被,投诉也没你高啊!长安CS75卖了210054辆,一样排在你后面啊。吉利博越销量低吗?卖了184609辆,销量比你高,投诉一样比你低。

老司机们,是不是还刻板的认为,奇骏耐操?那是十年前的老奇骏!2016款,全部投诉只有78个,再早之前,12款,10款,投诉更是凤毛麟角!您说那时候的奇骏质量好,我一点都不抬杠。

接下来咱看看奇骏的问题,投诉主要集中在变速器和发动机上,都是三大件,哪个修起来也不便宜。变速器顿挫、漏油异响,发动机异响漏油、排气故障,转向系统异响。都说双离合顿挫,CVT以平顺省油著称,也不知道日产是怎么做到的。

不管是奇骏,逍客、轩逸也都是类似的故障投诉,发动机异响漏油,变速箱顿挫漏油,从16款投诉到最新款。你说是不是日产的问题?

另外,这俩车都不便宜啊?您图便宜买也行,基本上中配也20多万落地了,这个价格买什么不好?

这个性能级别的车,瑞虎8Plus ,动力空间,各方面全方位碾压,价格便宜十万左右。这十万块钱干什么不好?钱是大风刮来的啊?而且瑞虎最起码没有那么多问题!CRV、奇骏问题都是三大件上的,瑞虎也不是没毛病,可是都以小毛病为主,不至于伤筋动骨。

如果就想花20多万买车,比亚迪唐DM,23.68万,2.0T,四驱,百公里加速5秒,公路坦克,市内纯电行驶不用油,即便用油,油耗也不高。整车保6年15万公里,三大件保8年15万公里。电池终身保。各方面都全方面碾压合资,几乎全无短板。

或者,比亚迪超级混动要出来了,宋Plus DM,百公里油耗4升起步,不充电的情况下,估计售价不会超过20万,值得期待。

最后,表达一下心中的疑惑:你们买本田,奇骏,尤其是存在通病的本田,然后说日系车质量好是因为什么?因为爱情,因为信仰吗?

本田的1.5T,一听就害怕,因为现在本田1.5t发动机都有机油增多、机油乳化现象。机油增多就是曲轴箱进汽油,容易导致发动机过早磨损 严重时可能会抱缸 自燃,还有刹车失灵 ,仪表灯混乱等诸多问题。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维权退款退车!央视新闻三个台两天7次滚动播放。7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再次质量缺陷报道。厂家的解决方案根本不能消除机油增多!而且把车主终身捆绑在4S店了,车主不能在外面保养,不能在外面维修,东本自己生的残疾儿子,凭什么让车主养着,还必须上他们那边自己花钱拿药,住院。一个没有担当的企业,快点滚出中国!我不是车黑,更不是水军,我说的事实。现在4s店买的都是自己刷过的库存车和厂里发来的刷过的库存车。库存车都是召回车,有买的朋友可以打厂家400电话问下是不是召回车,如是召回车可以退一赔三的,生产日期一定要查下!

在合资SUV车型里,二十万左右预算的话,可以选择的SUV车型并不多,代表的就是日产的奇骏和本田CRV车型,而丰田的荣放RAV4价格更多高一些同时一个字丑也让很多车主选择放弃。那么日产的奇骏和CRV就是比较好的选择,那么谁更优一些呢?

奇骏

奇骏有着自己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空间更优一些,它有2706MM的轴距,加上日产移动大沙发的口碑,选择奇瑞的原因之一就是空间和舒服性,同时它的发动机都是自然吸气的,2.0和2.5的,相比于涡轮增压发动机,虽然动力略弱,但是后期使用维护费用更低,相对也更加的耐用,也是一个优点。同时价格上相比于丰田和本田同级车型,有很大的优势。

本田CRV

本田CRV算是全球都非常好卖的一款SUV车型,但是2017年新款上市之后到了冬季,CRV掉到机油增多的坑里了,招回停售了几个月,现在又杀回来了,机油增多问题是否彻底结束不得而知,还是需要冬季的自然考验了,除了本田最厉害的发动机,CRV的优势在其它方面不是非常的明显,它动力更强,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上非常强,同时油耗表现占上风,空间方面,轴矩为2660MM,紧凑型SUV的标准尺寸,家用非常充足。当然了它也有2.0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这个和日产比,就没有自己动力强提速快的优势了。

以上就是简单的分析了,喜欢大空间舒适性高的,同时性价比也比较高的就是日产奇骏了,如果不说机油增多问题,CRV的动力表现更为优秀,空间够用,油耗表现优秀,CRV还是有综合竞争力更强的优秀。

奇骏和CRV相比,两款都是不错的车。

如果说CRV1.5T的L15B发动机没有机油增多的现象的话。那答案很明确,肯定选CRV。CRV各项机械素质和内饰氛围均要比奇骏好。

上面也说了那是如果,虽然CRV已经召回,但是CRV现在还是有机油增多的风险,如果不着急入手,可以等今年冬天过去再看看,如果一个冬天过去了机油问题解决了,那就可以入手。

另一个情况,如果你生活在南方,冬季气温都在0 左右,那肯定选CRV啊,CRV在0 时候,机械素质更好,更适合涡轮增压发动机出力,油耗也更低。也不会出现机油增多的现象,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