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冷热自吸泵原头齿轮怎么换
新控智能型冷热水自吸泵25WZB一128A叶轮拆解方法如下卸掉偏盖后,在卸掉泵体的三个固定螺丝,再用俩爪专用工具轻轻松松就可拔掉。1、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自吸泵的结构类型很多,其中熔盐 自吸泵泵、 真空泵、液下泵、 计量泵、齿轮泵、 耐腐蚀泵、 耐酸泵、 消防泵向旋转方向流动。2、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3、产品特点:排污能力强:特殊的叶轮防堵设计,确保了泵高效且无堵塞。高效节能:采用优秀水力模型,效率比一般自吸泵高3~5%。自吸性能好:自吸高度比一般自吸泵高1米,且自吸时间更短。
水泵叶轮怎么拆?拆装图片
水泵叶轮拆装图解
如何拆水泵叶轮?
家用水泵叶轮怎么拆
家用自吸泵叶轮拆卸
水泵叶轮怎么拆?拆装图片
水泵叶轮拆卸顺序:
1、柠下吐出侧轴承压盖上的螺栓和吐出段、填料函体、轴承体三个件之间的联接螺母卸下轴承部件:
2、拧下轴上的圆螺母,依次卸下轴承内圈、轴承压盖和挡套后,卸下填料体(包括填料压盖、填料环和填料等):
3、依次卸下轴上的O型密封较圈、轴套、平衡盘和键后,卸下吐出段(包括末级导叶、 平衡环等)
4、卸下末级叶轮和键后,卸下中段(包括导叶):按同样方法继续卸下其余各级的叶 轮、中段和导叶,直到卸下首级叶轮为止:
5、拧下吸水段与轴承体的联接螺母和轴承压通上的螺栓后,卸下轴承部件
6、将轴从吸入段中抽出,拧下轴上的固定螺母,依次将轴承内圈、O型密封圈、轴套和挡套等卸下。
水泵叶轮拆装图解
找两块厚点的钢板条,靠近水泵的轴心夹好,两端放到稳固的东西上,用氧炔焰烤一下,在用个东西顶住轴往下大,很容易就出来了,如果是生铁的叶轮不要加太热,150度就可以了。
如何拆水泵叶轮?
叶轮前端有没有锁母?如果没有按以下步骤:
第一步:卡住联轴器!
第二部:逆时针转动叶轮,就能将叶轮松下。如果不好松,可以用撬棍卡住液道,用锤子敲击,但不能太过用力,以免损伤叶轮。
如果有锁母
第一步,松下锁母!
第二部:使用拉轴器将叶轮从轴上落下!
家用水泵叶轮怎么拆
有一种带3个爪子的工具,卡在叶轮上,把叶轮拉下来。切不可敲击,因为叶轮套在轴上,把轴弄变形,电机就报废了。
家用自吸泵叶轮拆卸
卸掉偏盖后,在卸掉泵体的三个固定螺丝,再用俩爪专用工具轻轻松松就可拔掉。
1、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自吸泵的结构类型很多,其中熔盐 自吸泵泵、 真空泵、液下泵、 计量泵、齿轮泵、 耐腐蚀泵、 耐酸泵、 消防泵向旋转方向流动。
2、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
3、产品特点:排污能力强:特殊的叶轮防堵设计,确保了泵高效且无堵塞。高效节能:采用优秀水力模型,效率比一般自吸泵高3~5%。自吸性能好:自吸高度比一般自吸泵高1米,且自吸时间更短。
1、在进行前应先做好充分准备,并要熟悉泵结构才行。
2、从泵台上拆除齿轮泵,维修时可将齿轮泵从泵台上拆下或通过拆除中间联轴器的方法将泵解体而不动泵和连接管线。
3、假如有必要,拆安全阀,假如齿轮泵上装有安全阀,松开安全阀与泵盖或泵体连接的螺栓,就可拆下安全阀。
4、拆除齿轮泵的后盖:
假如后盖上有安全阀。后盖可与安全阀整体拆下(拆下后盖前,应做一个泵盖与泵体相对位置的标记,拆除后盖螺栓,拆下后盖)。
1、拧下吐出侧轴承压盖上的螺栓和吐出段、填料函体、轴承体三个件之间的联接螺母卸下轴承部件。
2、拧下轴上的圆螺母,依次卸下轴承内圈、轴承压盖和挡套后,卸下填料体(包括填料压盖、填料环和填料等)
3、依次卸下轴上的O型密封胶圈、轴套、平衡盘和键后,卸下吐出段(包括末G导叶、平衡环等)
4、卸下末级叶轮和键后,卸下中段(包括导叶)。按同样方法继续卸下其余各级的叶轮、中段和导叶,直到卸下SG叶轮为止。
5、拧下吸水段与轴承体的联接螺母和轴承压通上的螺栓后,卸下轴承部件。
6、将轴从吸入段中抽出,拧下轴上的固定螺母,依次将轴承内圈、O型密封圈、轴套和挡套等卸下。
7、拆卸自吸离心泵叶轮时,需要测量转子轴向窜动量和径向跳动量,测量时需要及时记录。转子转动一圈,同一侧点的较大值到较小值,为该点的跳动量。
8、拆卸叶轮背帽,取下叶轮,拆卸前,仔细确认背帽转向,严禁反向用力损害背帽。叶轮用撬杠撬下时,应该撬在叶轮的肋板处,避免把叶轮撬裂。外观检查叶轮背帽,应该没有咬扣和滑丝现象,如果有应该及时修理并且更换。
9、拆卸叶轮导向平键,检查平键外观应该没有明显变形和缺失,和键槽配合应该符合规定要求,如果没有应该修理或者更换叶轮。
一、准备工作
1、维修方案的确定,风险分析,劳保用品佩戴齐全。
2、本平台的水泵为单级离心泵,作业前必须参考该泵的技术资料(泵的总装图或者结构图、易损件图)和维护检修规程等;熟悉施工现场环境,掌握各配合尺寸、形位公差等数据。
3、了解设备运转故障现象,可以参考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表。
4、清除泵体附近影响维修的障碍物(清洁泵体,清除外边尘灰和油垢)。
5、正确选用工具、量具,准备好所需备件。
6、关闭泵的进出口阀,泄压放空;打开泵体下部的排放丝堵,将残余介质排净。至此,拆卸前的准备已就绪。
二、水泵的拆卸
1、拆卸联轴器保护罩,测量两联轴器间的间隙及轴向圆跳动,测量轴向窜动量,同时做好记录。
2、拆卸泵体进出口法兰螺栓,水管和压力表管线。
3、拆卸联轴器连接螺栓和泵体的地脚螺栓。
4、用拉爪将泵侧的半联轴器拉下,电机侧的半联轴器保持不动。
5、拆卸泵壳和泵盖螺栓,将泵壳移除,测量泵壳与泵盖之间密封垫厚度,并作记录。
6、使用相应的套筒拆卸叶轮锁母,拆卸方向应与泵的旋转方向相反。
7、利用小撬棍将叶轮撬出;取下平键。
8、拆卸轴承箱驱动端压盖。
9、用铜棒由非驱动端敲击泵轴,将泵轴与轴承一同带出。
三、泵的组装
1、用轴承加热器将轴承均匀加热到120°C左右时装入轴颈处。在安装时用铜棒轻轻敲打轴承内圈,安装到位后,用塞尺检查轴承与轴间处的间隙,确认没有间隙即可。
2、用压铅丝法测量轴承端盖和轴承之间的间隙,用铜垫将该轴向间隙调整0.1~0.15mm,将轴承端盖装好。
3、将叶轮安装在轴上,在装叶轮之前先将键配好。
4、将泵的端盖装好。在安装端盖螺栓时要对角上造成不同心。
5、将泵安装在泵撬上并进行对中。用塞尺和直尺检查联轴器间隙,两联轴器之间2~6mm的间隙,对中时调整垫片每组不得超过4块。
四、调试
1、确认滑油、冷却水系统正常,所有螺栓都要紧固到位;盘车无卡涩现象和异常声响。
2、启动电机,并记录电机电压、电流、进出口压力。
3、观察轴承温度,盘根泄漏量和运转情况。
多数是电源插头 、电源引出线和电机绕组短路所致。
2、难启动或不能启动,且伴有“嗡嗡”的声音
检修时可用小竹片按运转方向快速拨动风叶,若电机迅速运转起来,说明是启动 电容 或启动绕组损坏,应更换相同容量的电容或修理启动绕组若电机 发卡 ,多是电机和泵头的机械故障,如轴承损坏、叶轮卡死等。
3、电机能运转,但转速慢,且机壳过热、有烧焦臭味
大多是电机绕组短路所致,应拆开电机,视损坏情况分别采用 焊接 、跳线、隔离、重绕等措施修复。4、运转时噪声大、振动大
多数是轴承损坏或轴承与机壳的配合不当,需拆开电机检查,若是轴承损坏应更换若轴承“跑外圆”,可对泵壳的配合面采用錾花处理若轴承“跑内圆”,可对电机轴的磨损部位采用錾花处理,磨损严重的,采用先堆焊后车削的方法修复。
5、电机转数不够
电机低速运转,机壳过热,有烧焦味。电源电压过低。应安装稳压器或请专业电工维修。定子线圈短路或电容烧毁。可重新缠烧损的线圈或更换电容。
6、机壳带电
触碰泵及电机外壳时带电,水封磨损严重,水通过电机轴渗入电机内,使电机绝缘性能恶化所致。更换水封,烘干电机定子线圈。电机被水淋湿,水经过电容、电源线接口进人电机。烘干电机定子线圈。